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字里行间觅清凉!哈图邀您感受文学中的“千面之夏”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6-29

夏日的炙热虽然千篇一律,但在文学的王国里,它却幻化出万千姿态。哈尔滨市图书馆“慢阅夏日”带您感受作家笔下不同的夏天,在文字的深海里邂逅那些经典作家赋予这个季节独特的灵魂。从呼兰河畔无拘无束的童真嬉戏,到南方小城黄昏河面上野性十足的青春跃动,再到北平街头那一碗冰凉沁齿、凝结着旧京风雅的酸梅汤。

在这里,夏天是萧红笔下呼兰河后园里,阳光慷慨泼洒的无忧画卷。

《呼兰河传》萧红——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菜种不但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夏天也是苏童描绘的南方小城中,少年们跳入护城河那自由迸发的野性欢愉。

《夏天的一条街道》苏童——

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

而当暑气蒸腾,梁实秋笔下的北平,那一盏冰凉雅致的酸梅汤,便成了穿越时光的沁人慰藉。

《酸梅汤与糖葫芦》梁实秋——

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各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止渴富于吸引力。昔年京朝大老,贵客雅流,有闲工夫,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

这个夏天,感受文学大师们用文字冰镇的精神沁凉,让不同的“文学之夏”在心底流淌、碰撞,激荡出属于你自己的夏日心灵风景。

李松梅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文/摄

编辑 王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