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2025,我们的乡村振兴路|“90后新农人”骑着鸵鸟闯出致富路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6-29

返乡创业与呆萌的鸵鸟结下不解之缘,几年间,“90后新农人”王雪仅在一个短视频平台就拥有353余万粉丝。面对镜头,王雪上演充满希望的逆袭故事;乡村振兴路上,她骑着鸵鸟带领乡亲们闯出增收致富路。

每天直播4小时,还清200万元外债

在哈尔滨市巴彦县巴彦港镇的心雨鸵鸟养殖场内,体重不足百斤的王雪轻轻一跃,熟练地骑到鸵鸟背上出发了。每天中午,她准时开启直播,喂鸵鸟、骑鸵鸟、拍鸵鸟……一播就是4个小时。2024年,王雪成为“快手”年度影响力创作者,在平台上搜索“鸵鸟”关键词,她的作品最抢眼。

王雪今年31岁,养鸵鸟前,她曾在县城里开了一间婚纱店。王雪学过化妆,有个化妆师的梦,更想守着小店安稳过日子。不承想,2020年前后生意惨淡,王雪实在撑不住关了店,欠下了200万元外债。王雪曾一度消沉。

2022年,在丈夫韩鹏的劝说下,王雪回到村里创业。夫妇二人买了几十只非洲鸵鸟雏,踏上养殖路。“刚开始只是养着玩,后来发现鸵鸟生长快、易饲养、抗病能力强,而且经济价值也非常高,我俩就租下镇上的一个废弃校舍扩大养殖规模。”王雪告诉记者,她是巴彦县第一个鸵鸟养殖户,鸵鸟的习性、养殖规律等知识都得现学现卖,没有“老师”,他们就去国内有规模的养殖场“偷师”。摸索了半年多,才算逐渐上路。

养殖场里的鸵鸟多起来后,王雪灵机一动,用网名“心雨鸵鸟养殖”注册了账号,开启了第一场直播。她的美妆手艺派上了用场,美美的女主播配上鸵鸟呆萌的表情,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很快,王雪拥有了不少粉丝,单场直播观看纪录突破了600万。越来越多的人在直播间里下单,还有不少人开车到养殖场挑选鸵鸟,学习养殖技术。不到两年时间,王雪就还清了外债。

从主播到“助播”,王雪力捧鸵鸟“大明星”

王雪“火”了,但她说自己顶多算是“助播”,直播中真正的主角是她身后那群萌宠鸵鸟。

直播中,苗条的王雪骑在体重近300斤的鸵鸟背上飞奔如风,跟拍的韩鹏得一路奔跑才能勉强跟上。王雪给每一只出境的鸵鸟都取了名字,她现在的“坐骑”是“桌子”、“板凳”。

鸵鸟休息的时候,王雪举着包菜喂它们,并用RAP节奏回复粉丝。鸵鸟争相啄食包菜,经常把王雪的帽子叨走,给粉丝制造了欢乐。

半年前,王雪的直播间进驻了一批年轻粉丝,大家还建了一个群,每天在群里互动,甚至将恶搞王雪的照片,制作成了表情包,王雪对此并不介意,她只想让她的“鸵鸟大明星”更火,让粉丝更快乐。

鸵鸟养殖路通向大市场,乡亲们找到致富路

鸵鸟被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正式成为家禽,养殖鸵鸟的人越来越多,巴彦当地几十户村民跟着王雪养起了鸵鸟,并建立起“养殖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养殖场提供幼鸟,乡亲们就像养鸡养猪一样养起了鸵鸟,鸵鸟什么都吃,且不易生病。一年后,养殖场回收,一只鸵鸟净赚千元左右。

王雪在直播间卖鸵鸟,年销售4000多只,销售额已达400多万元。乡亲们的特色养殖产业越来越红火。“鸵鸟浑身都是宝,就拿羽毛来说,一年就能收两次,这基本能覆盖鸵鸟养殖的一年成本了。”王雪告诉记者。

当地政府正在多渠道、多方式帮助王雪扩大产业规模,希望把鸵鸟特色养殖打造成巴彦港镇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鸵鸟产品深加工是我们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比如研发鸵鸟蛋雕刻彩绘等文创产品,与当地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延伸产业链条。”王雪说,非洲鸵鸟扎根冰城黑土地,能长出一万种可能。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文/摄/视频拍摄并制作

编辑 王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