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呼兰河口湿地惊现“悠床”鸟巢,“鸟界建筑大师”尽显独特智慧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6-30

“这几天我就总去拍它,小家伙好像还没找到媳妇呢,天天就独自在这里叫唤……”6月30日,摄影爱好者史敏捷告诉记者,她在呼兰河口湿地内拍到一种“聪明鸟”,它们会将鸟巢建在树枝上,形状好像一个“囊”,但有开口在侧面,看上去又像是倒挂的“靴子”,非常别致。有意思的是,其他鸟的巢早都建好并开始繁育,可这只“落单”的鸟还在寻找伴侣,巢顶迟迟没封口。

史敏捷讲,这种鸟叫“攀雀”,是非常会“建房子”的鸟,它的巢就建在树枝上,比如在低垂的柳枝上面,毛茸茸的窝好像吊篮、毡袜或靴子,树条随风荡起,可爱的小窝好似“悠悠床”一样也跟着摆动,“这种鸟既‘心灵手巧’,又很会享受,住在会动的房子里,一定十分舒服!”不过,她也好奇,为啥这只攀雀到现在仍在筑窝,还没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鸟类研究专家介绍,呼兰河口湿地拍到的这种鸟是中华攀雀,还在忙筑巢的这只确实是雄鸟。中华攀雀又叫“巧妇鸟”,是一种能将巢做得最精致的小鸟。它的嘴呈细锥状,其巢外观如囊袋状,结构巧妙,悬挂于树枝端部,巢体一侧“开门”方便进出。中华攀雀的巢“另类”而美观,如同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因此它拥有“鸟界建筑大师”的美誉。

专家表示,这种鸟巢看似“摇摇欲坠”,实则巢的内壁和外挂都是加厚加固的,比较安全。中华攀雀“盖房子”的取材主要为树皮纤维、杨柳絮、牛羊毛、草茎或者芦苇等,筑巢环境一般会选择在周围空间开阔、靠近水源的地方。至于“还没找到媳妇”的这只中华攀雀,原因可能是它经验不足或头一巢发生变故,不过不用过于担心,这种鸟既聪明又勤奋,完成建造一个“新家”只需要10余天,期间它会一边筑巢一边觅偶,在这个夏天完成繁育后代的时间还比较充足。

采访中,不少市民和游人表示,现在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吸引了许多珍稀的鸟儿在这里“安家落户”,人们平时在畅游湿地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应该多关注和保护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文 哈报手机记者 史敏捷 摄/视频拍摄

编辑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