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在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发布会现场,编剧杨硕谈及创作历程时,话语中满是对经典的敬畏与对创新的期待。
“做这个作品对我来说是一个怀旧的过程。”杨硕说,“《夜幕下的哈尔滨》电视剧是我记事起看的第一部电视剧,那年我3岁。我以为记忆中的片段早就忘了,没想到在做这个戏的过程中,很多童年记忆都回到了脑海里,真的很神奇。”

“创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经典的永恒魅力。”他语气坚定,“40年前它能成为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经典;40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有经典的美。剧里的人物关系、故事、内核、精神、主旨,都足以成为经典。我也坚信40年后它依然是经典。”
对于年轻观众能否接受这部作品,杨硕毫不担心:“它的情节、人设和精神内核是跨越时代的,不是只适合某个年代的人看。”他进一步解释:“演员在舞台上创作时,我依然会被这些年轻人的热血和信仰感动。这种精神是跨越时空的,有这份精神在,年轻观众一定会喜欢,而且我们用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剧形式。”
杨硕透露,创作过程中,团队为剧中每个人物都做了严谨的人物逻辑闭环,“从原著里选取能让当下年轻观众产生共鸣的情节,在舞台上呈现并放大精神层面的东西。我相信,这个戏会让年轻观众非常喜欢。”在他看来,经典从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只会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博洋 封娇 于秋莹 文/视频拍摄并制作 刘洋/摄
编辑:胡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