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冰城人把“微醺经济学”玩明白了丨冰雪馆里摸雪花、美食区里“寻清静”,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上演“湿身”狂欢新姿势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05

一场大雨,为冰城盛大的狂欢活动助兴。在本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现场,雨水与啤酒一样:带给人们的是酣畅淋漓的感受。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啤酒节现场人气依旧火爆——有人端着扎啤在美食馆里“躲清静”,有孩子在冰雪馆里“摸雪花”,还有年轻人在游乐馆里找回童年。这场雨,意外地让人们发现了啤酒节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冰雪美食馆里的“慢狂欢”,休息区成“野餐胜地”

下午4时的雨幕中,冰雪大世界园区中的冰雪美食馆,玻璃大门不断开合,带进潮湿的水汽,又被中央空调迅速吞掉。馆内温度25℃,与门外闷热的雨天形成鲜明对比。

“滋啦——”一块裹着红豆馅的面团滑入油锅,瞬间泛起金黄的泡泡。尹胖子油炸糕工作人员麻利地翻动着笊篱,“今天下雨,反倒比晴天卖得快,3点多就出了400来个”。她身后,四五位顾客等着扫码买单。

张亮麻辣烫、牛肉传、肯德基、星巴克、偏脸子烧烤、老上号……各家能叫上名字的餐饮企业在冰雪美食馆里聚集。34岁的陈女士正给女儿剥小龙虾:“大蓬里音响有点震,这儿多好,凉快还能看孩子。”

一楼的公共休息区成了“野餐胜地”。老哈尔滨人张建军正带着全家“野餐”,桌上摆着自家酱的牛肉、秋林红肠和几瓶冰镇格瓦斯。“在大棚里蹦跶是年轻人的事儿,”老张抿了口酒,“我们这把年纪,就图个凉快。”他指了指隔壁桌正在直播的网红,“你看人家多会玩,对着手机也能干杯”。

探秘冰雪密境,科技与童趣交织的“室内桃源”

12岁的小雨把整个手掌贴在互动屏上,瞬间“长”出一片晶莹的六角形冰花。“妈妈快看!我手心里下雪了!”在梦幻冰雪馆,这样的惊呼声在记者耳边响起。在冰雪馆内,“一冰雪一世界”沉浸式AI数字文化艺术馆免费开展,这里可以通过LED屏幕的放大呈现,看到冰雪的微观世界,用手触摸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冰晶”。记者看到,颜色绚烂的屏幕里填满了整面墙的蓝色“冰晶”并串成一排门洞,人们置身于此,仿佛进入了一座奇幻冰雪迷宫。

角落里,市民王敏正给父母拍照。她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我爸说这冰花让他想起年轻时在松花江上凿冰捕鱼的景象”。馆方数据显示,中老年游客占比达到35%,有老人向工作人员说道,这里的景儿比真实的冰天雪地还美。

游乐馆里的“童年债”,雨天里的“微醺经济学”

“突突突——”10岁的明明抱着玩具冲锋枪,把靶子上的气球逐个击破。“90块钱100发子弹,比游乐场划算!”孩子父亲笑着掏出手机扫码。在四季游乐馆,这样的“军火商”摊位就有四五个,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带动看热闹的路人嘴角不自觉上扬。海盗船旁,30岁的刘洋带女儿来玩耍,“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现在要把童年的‘游乐场债’补一补。”

傍晚6时,雨势渐小。室外啤酒花园的露营天幕下,徐小和闺蜜们的第三杯扎啤酒刚刚上桌。“俄罗斯大串配冰啤,下雨天更带劲!”她晃了晃手机,“我们人均消费100元左右吧,玩得超级开心。”

记者观察到,与啤酒大棚里的热闹狂欢不同,啤酒花园的狂欢很“理性”。大棚里人均啤酒消费3~5杯,而餐饮区控制在1~3杯。某品牌啤酒销售人员猜测:“可能因为大家更愿意坐下来慢慢喝”。

在冰雪大世界一号出口附近的哈尔滨新区智轨旅游专线站台,刚结束游览的南京游客王先生算着账:“虽然来一趟啤酒节两个人花了800多块钱,但免费的冰雪大世界、太阳岛环线游览车让我们省了观光的钱。”他的购物袋里装着冰雪文创、红肠和啤酒节限定杯垫——这些单价30~100元的周边产品,正成为啤酒节新的消费增长点。

哈尔滨日报记者 陈悦 文/摄/视频拍摄并制作

编辑:胡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