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这‘早班车’,去哈尔滨办事再也不用提前一天出发了!”7月6日清晨,方正县高楞站站台上,高楞镇居民于玲玲笑容满面,她和旅客们争抢着把这“早班车”夸了又夸。自今年4月25日起,方正县高楞站新增了两趟早班动车,分别开往哈尔滨和佳木斯方向,当地百姓说,这“早班车”开进了他们的心坎里。

“从高楞镇坐火车去哈尔滨,最快差不多也得11点才能到。我们要想去哈尔滨主城区办事、看病、上学,要么得提前一天去方正县城住店赶车,要么就得早上4点多拼车去方正,再转坐高铁到哈尔滨……帮我们跟铁路部门反映反映呗,看看能不能增加一趟‘早班车’。”年初的走访调研中,高楞镇党委、政府,记下了这样一段“长期去主城区就医群众”反复提及的心声,调研笔记上写着:“这是影响群众就业、就医、上学的关键堵点。”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高楞镇党委、政府非常“走心”,积极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部门沟通协商,把百姓的心声原原本本讲给“铁路老大哥”听。

“大家喊我们一声‘铁路老大哥’,是信任更是责任。地方党委、政府都把工作做到了这个程度,我们必须全力支持。”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产品开发部部长姜涛告诉记者,每个季度,他们都会根据列车运营情况调整列车运行图,接到高楞镇党委、政府提交的需求后,他们立即派人对高楞站的现有客流情况、列车运行密度和均衡性进行了调研,科学调整动车组停站及运行间隔,以满足当地群众就业、就医、上学等出行需要。
“高楞站2018年投入使用,是哈佳高铁线(哈尔滨至佳木斯)的中间站点之一,服务于当地居民及林业局区域客流。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列车为高楞旅客‘多站一脚’。”姜涛告诉记者,自2025年7月1日起实行的第三季度运行图新调整的D7812次列车,从佳木斯出发,6时25分停靠高楞站,1小时30分后抵达哈尔滨;C103次列车,6时10分从哈尔滨出发,7时50分停靠高楞站后,1小时后抵达佳木斯。两趟“早班车”完美衔接,高楞镇居民异地就医、办事等不耽误。

在哈尔滨主城区务工的张大哥现在已经不用随身背着洗漱包了,“现在当天早上出发就行!”在他的新作息表里,晨光不再意味着匆忙赶路,而是从容的早餐时光。高铁通勤的人们告诉记者,他们手机里存着的12306购票记录,就是新生活方式的美好见证。
“我们一直在进行市场化转型,最盼的就是能及时听到旅客们的需求。”姜涛告诉记者,如果企业和百姓有需求,可随时通过地方政府或者当地车站提出申请,铁路部门会及时关注并回应群众民生关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哈铁力量”。

记者手记:
“小车站”牵动“大民生”的故事仍在延续,当“民有所呼”成为“我有所应”的行动标尺,群众的“急难愁盼”就会变成“幸福清单”。大家齐心努力,让这列穿越晨光的“民生专列”,载着基层治理的暖意,驶向党群连心的美好未来。
孙雪菲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大星 刘韬/文 张大星/摄
编辑:胡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