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哈工大“AI辅导员”暖心上线,24小时在线的“全能助手”!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07

“我是一名大一新生,如何在大学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面对繁多的就业信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时刻:面对各种资源和信息,想要快速找到重点却无从下手;抑或是在深夜感到困惑,渴望有辅导员“时时”陪伴给予支持。现在,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哈工大AI辅导员“工小星”上线啦!搭载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情感计算技术,能够听懂你的需求,抚慰你的情感,全方位为你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工小星”背后的硬核支撑

AI辅导员“工小星”搭载了哈工大计算学部社会计算与交互机器人研究中心赵妍妍教授研究组研发的大模型共情对话等技术,项目推进过程中得到了计算学部秦兵教授的专业指导与支持。基于中文大模型完成领域深度优化,设计了分级处理、逐级优化的技术方案:针对基础咨询类问题启用角色化智能导引应答机制,高效响应,让“需求”零等待;针对情绪疏导与压力缓解需求,启用情感化智能陪伴应答机制,深度共情,让“心灵”有港湾;针对校内复杂流程咨询需求,启用优化的检索增强生成方案,精准指引,让“办事”有方向。

学业、生活有问题“一秒解决”

“工小星”提供校本化的管理服务资源,构建了覆盖与学生相关的校规校纪、学业支持、校务服务、校园文化等30多个方面的语料库,累计2万余个知识模块,提供教学、科研、学工、就业、财务、后勤、网信等20多个领域业务信息。她不仅是一位“终身学习”型的辅导员,具备实时信息获取能力,能为同学提供最新校园信息;还是同学们学习和就业的“智能向导”,具备科研教师信息介绍能力,帮助同学了解教师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同时具备就业指导能力,帮助同学获取职场信息,提供求职指导。

有压力、有困惑,她是“树洞”

“工小星”具备情绪疏导能力,由资深心理教师全程参与训练“语料库”,依托情感计算技术嵌入真实咨询场景,提升情绪疏导、心理咨询、谈心谈话能力。她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反应,而是能认真聆听、全心陪伴的AI伙伴。无论是学业压力、人际困扰、生活难题,还是那些说不出口的小烦恼,都可以向她倾诉。她能理解同学们的情绪感受,当你说出“我心情不太好”时,她会优先安慰你的情绪,再提供有效建议和方法,帮助同学们积极面对、快速度过困扰和苦恼。

学生的好朋友

在“工小星”的建设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设置“师生共建”系统建设模式,组织学生深度参与系统设计、功能建设和场景测试等关键环节。面向全校征集AI辅导员的形象和命名,形成“学生提需求-团队快速响应-系统迭代优化”的建设思路,确保建设过程始终精准聚焦学生实际需求,使AI辅导员建设成为师生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

计算学部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宇晟深度参与了AI辅导员的研发工作。他表示,作为研发团队的一员,在与学工部老师、辅导员及同学们的交流中,自己更加理解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辅导员的工作远非简单的‘答疑解惑’所能概括,同学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往往交织着价值观的探索、人生方向的迷茫,需要用同理心和智慧去引导。”了解辅导员工作也帮助他更好地进行AI辅导员建设,“作为一个智能辅助工具,AI辅导员不仅要能‘问答’,更要能敏锐地‘察情’,这也是我们技术赋能的核心目标。”

辅导员郭丽慧深度参与了AI辅导员的建设工作,她既是“建设者”也是“使用者”。“假期离校备案要求、校园卡丢失怎么补办……这些问题学生往往都比较急于了解,但传统辅导员受时间精力限制,有时不能及时回复。”郭丽慧介绍,AI辅导员可及时解答每个学生的疑问,保障资源供给,也让辅导员从重复性日常管理服务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等职责上,提升育人质量和实效。

“学生们也在积极使用,融入AI辅导员的优化过程,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如协助申请校务流程、增加历史记录和文件上传功能等。我们每晚都会开会总结当天问题,不断升级迭代,帮助AI辅导员更加贴近学生需求。”AI辅导员“工小星”研发团队成员介绍说。

学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时代新人培养,提升辅导员队伍新质思政能力,切实增强人工智能赋能质效。AI辅导员将为师生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全新体验和便利。

张又元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纪天伟 (图片来自哈工大)

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