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在哈尔滨从事地下斗争时用过的褥子、赵尚志牺牲前使用的手枪、赵一曼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走进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上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的一件件珍贵馆藏,向人们讲述着东北抗联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抗战故事。
7月7日,黑龙江省“铭记抗战历史,致敬抗联英烈”大型融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启动。作为由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领导建立的第一座革命类纪念馆,已有77年历史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文物史料丰富,研究成果丰硕,是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阵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阴谋成为血淋淋的现实。东北大地生灵涂炭,灾难深重。愤怒的东北同胞义勇当先,保卫家园。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号召,团结民众,组建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抗争十四年,直至抗战胜利。其坚持之长久、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惨烈,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罕见的……”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述,人们走进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走近用血肉之躯写下的英雄故事。
“东北抗联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以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坚持抗战14年,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佟国波说,展馆通过文物展示、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多样化形式,生动呈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激励后人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在新征程中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东北烈士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馆以来累计推出专题展览500余个,接待各界观众5000余万人次,还组建一支流动展览小分队,先后四代队员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百余个市、县,共开展巡展、宣讲报告5000余场。
东北烈士纪念馆还将于近期推出“铁血黑龙江抗战十四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并通过开展新媒体沉浸式直播以及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部队宣讲等方式,进一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杜菲菲
编辑: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