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城盛夏,在木兰县吉兴乡五棵树村,新栽的丁香树苗在微风中舒展枝叶,波斯菊已经绽放。推开门就是风景,走出院就是花园,这是吉兴乡五棵树村的“生态答卷”。
2024年,五棵树村以争创市级四星文明村为契机,运用村级产业收益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升级建设,成为木兰县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文明村创建的生动缩影。

在五棵树村,产业兴旺与环境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2024年,村里利用村级产业收益资金,包括稻米深加工项目的收益,投向基础设施改造:铺设2276米水泥路边沟,解决村民的排水难题;统一安装1936米美观耐用的栅栏,勾勒整洁的村屯轮廓;修建46处入户盖板桥,让村民,尤其是老人小孩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今春,15000棵丁香树苗与10000株花卉沿路铺开。村民自发拎着水桶养护苗木,“以前杂物堆在路边,现在都在门前种花。”正在给树苗浇水的村民田璐说。绿意与花香层层浸染,展现着“绿化、美化、亮化”的蜕变。

五棵树村的实践,展现了木兰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核心路径——科学规划、全民参与、长效管理。村委会立足实际需求进行系统规划,让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村民自发参与环境美化、苗木养护。同时,村集体预留专项资金,保障“建得好”更能“管得住”,让建设成果长久惠民。
近年来,木兰县坚持将文明村创建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积极统筹各类资源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和扶持村庄发展,挖掘利用好自身产业收益,激活内生动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双赢。这种“内外兼修”的模式,正推动着木兰县越来越多的村庄旧貌换新颜,让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在科学治理和村民共建共享中得到提升。
吴海兵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图片由受访的单位提供)
编辑 王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