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每周两次!来老年公寓包饺子、演歌舞……这些志愿者的暖心服务成了老人们的念想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14

“谢谢你们,一年半多了,每周三、周六都来帮我们包包子、包饺子,老人们非常开心,盼着和他们见面唠嗑。”

7月12日11时50分许,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每个房间的老人手中,南岗圣德兰老年公寓的韦丽华院长握着哈尔滨市老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南岗松花江老年志愿者分会会长冯淑珍的手向志愿者们连声道谢。

周三包子周六水饺,他们得忙一上午

位于南岗区铁路街的圣德兰老年公寓住着80多位老人,包括部分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按照食谱,每周三午餐是包子、周六中午是饺子,因包馅工作量大,每周三和周六工作人员就非常忙碌,老人们的午餐时间经常被迫从11时50分要延时到13时许。

2023年春节期间,正当公寓为这事发愁时,松花江街道凤翥社区主任王丽娜和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冯淑珍带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来公寓慰问,知道这个情况后,当即决定每周三、周六来公寓义务帮忙包饺子、包包子,保证老人们按时开午饭。

此后每周三、周六,志愿者们8时30分准时到公寓帮厨,和面、调馅、擀皮……老人们按时吃上他们包的饺子和包子都非常高兴,志愿者们还利用包饺子的间隙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帮老人们剪头等,其乐融融,大家都非常开心。

韦丽华介绍说,现在公寓的老人们每周三、周六都盼着她们来,除了按时吃上包子饺子外,还能看到志愿者们表演的文艺节目,有的老人还和志愿者们一起唱歌,开心极了。“每逢年节,志愿者们还买来鸡蛋、牛奶、水果等来慰问老人们”。

“圣德兰老年公寓在我们分会辖区,大家离得也近,志愿者们也都愿意来帮助老人,每次活动都主动报名。现在一星期两次到这里的志愿服务,大家都争先报名,因为用不了这么多人,得轮换来。”冯淑珍说。

12岁的五星志愿者擀饺、包饺子手法娴熟

在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位12岁的小男孩,无论擀饺子皮还是包饺子手法都非常娴熟,不比大人慢。他就是志愿者田秀琴大姐的孙子吴天泉。

“我孙子放暑假了,开学就上初一了。暑假有时间了,我领他来做志愿服务,别看年纪小,他已经是5星级志愿者了,4岁时就跟我出来做公益”。现场的人们都为小男孩吴天泉点赞,也为经常领孩子出来做公益奉献的奶奶竖起大拇指:“好家风得到传承,志愿服务代代相传!”

在煮饺子间隙,冯淑珍、朴英子、丛玉洁、郝亚凤、华玉清、陆成范、刘秀琴等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跳起了舞蹈,一同来做公益的市老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惠彦鹏也现场为老人们清唱了一首《九月九的酒》,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来这里志愿服务一次,我回家能高兴好几天。”

11时50分,热气腾腾的饺子煮好了,志愿者们帮助工作人员把一盘盘饺子盛出来,坐电梯送到各楼层的每个房间老人们手中,老人们吃着饺子非常开心。“芹菜肉的、西葫芦鸡蛋的,都非常好吃。”老人们边品尝饺子边赞不绝口。

住在公寓一楼的73岁王新滨阿姨在这里已经生活8年了。来的时候她曾因患脑梗丧失了部分吞咽功能,并需要常年卧床。经过在这里的持续康复和愉快生活,如今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吞咽功能也恢复了。她对记者说:“在这里生活我很快乐,工作人员和韦院长都待我们像亲人一样,每星期还有两次志愿者来给我们包馅吃,现在我们这里的老人们每个礼拜都盼着志愿者们来,她们包的饺子包子都非常好吃,还给我们唱歌跳舞。”

看到老人们开心,志愿者们心里也非常愉快。志愿者吴凤琴大姐对记者说:“来这里志愿服务一次,我回家能高兴好几天。”

市老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惠彦鹏说:“志愿者们常年坚持志愿服务,帮助别人也快乐自己。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强在助老方面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也都表示要尽自己所能,把冰城助老志愿服务做得更好。”

实习生 姚宇航 哈尔滨日报记者 黄晏君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