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岗区光芒街40号,一栋红顶黄墙的俄式平房静静伫立。9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省委的“文件库”。时光流转,记忆永存,这处“红色地标”,吸引着众多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

“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10月至1936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迁往哈尔滨,因斗争和安全需要,省委机关驻地曾多次改换,而如今保留完整和考证确凿的,只有原小戎街2号(今光芒街40号)这一处。”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赵晋恒说,这处革命遗址,对研究东北抗日斗争史具有重要价值。

据介绍,1933年夏至1934年春,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以大学老师身份为掩护在这里安家,省委机关秘书处就设在这所房子里,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都是从这里向东北各地党组织和抗日部队发出,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抗日英雄,都是从这里输送到东北抗日斗争的第一线。

客厅、卧室、书房、厨房……走进屋内,每一个房间、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红色的壁炉,除了起到取暖作用,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文件无法转移就会在这里进行销毁”“临街窗台上摆放的绢制红玫瑰,是当年很重要的‘秘密信号’:花在,表示屋内安全”……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述,革命前辈的抗战风云展现在眼前。

“1981年,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被公布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正式设立纪念馆,后成为省党史教育基地和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年均接待参观群众6万人次以上。”赵晋恒说,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组建革命历史志愿者服务总队,常态化走进学校、社区、部队、广场等地巡展、宣讲,深入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讲好红色文化故事。

暖阳穿过百岁老榆树繁盛的枝叶,洒向这处“红色地标”。“哈尔滨市革命遗址”的标识牌,更加熠熠生辉。据悉,暑假里,纪念馆将组织开展系列青少年主题研学活动。追寻着红色记忆,理想信念的火种,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传承。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杜菲菲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 王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