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有这样一位大二学生,他用独特的“模块化思维”将大学生活拆解为学业、科研、学生工作、运动健康四个模块,他就是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代佳鑫,一起来听听这位优秀学子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吧。

代佳鑫参加哈工大校园马拉松。
初入大学时,丰富的校园生活让代佳鑫应接不暇,课程、竞赛、科研、社团、运动、社交、学生工作、社会实践……他经常陷入选择要做哪件事的难题,一边是重要的课程学习,一边是不舍的兴趣爱好,他经常边跑步边思考,“我的大学目标有什么?我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我需要完成什么事情?我应该如何安排时间?……”

代佳鑫(右一)与班主任张成明合影。
代佳鑫探索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以“模块化思维”将大学生活拆解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所需要的能力和思维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对某个模块感到疲倦的时候,无缝衔接到另一个模块”,他以“新鲜感”替代“疲惫感”,实现持续高效自我提升。
模块一:学业突围 从屡屡碰壁到掌握每门课程
他在待办事项中,将学业排在优先的位置,“要先保证课程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更多事”,从一等人民奖学金到2024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他累计获各类奖学金15000元以上。

代佳鑫所获部分奖项和荣誉。
每个学期初,代佳鑫会认真阅读各科的教学大纲,把握课程重点和进度,在学习到一定进度后,他都会带着教材和A4纸在图书馆等地方开启自己的“修行”。针对教材和课程资料,在A4纸上总结重点、推导公式,构建起自己对一门课程的“思维体系”。“理清一门课程的学习思路,捋顺各个公式的前因后果,优化针对作业题的思考方式,会非常有效地助力我掌握这门课程”他说。
入学初在全英文文献前屡屡碰壁,代佳鑫大一寒假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闭关”两个月专攻英语,每天反复精听,逐句分析长难句,当雅思成绩单揭晓时,阅读9.0的满分成绩见证了他的努力。“一是不能畏惧英语,要尝试将英语融入思维习惯,从英文的角度思考问题与日常生活;二是要保持专注与恒心,持续高效地进行训练,尽可能保持学习节奏。”
模块二:科研启航 在未知领域寻找惊喜
在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张成明教授的实验室里,这名大二学生已开始参与科研项目,调试设备到深夜是常态,200多页的实验记录写满了公式与批注,目前已有1篇论文被《电气工程学报》录用、2篇ICEMS会议论文被接收。
“刚开始接触科研感觉很有挑战性,在大量的文献资料面前,整理归纳观点、探寻创新点、设计实验内容、分析相关数据,每项内容都让我感到有些望而生畏。”

代佳鑫在实验室。
大二上学期,在张成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认真准备并完成了本科综合设计(论文)的开题答辩,预计将在大三学年结题,并争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提前参加答辩进一步增强了我投身科技创新的信心,让我可以提前规划未来的学习研究,更加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代佳鑫参加开题答辩。
模块三:学生工作 用责任织就信任网
作为班长,代佳鑫始终秉持着为同学服务的信念,发挥学生与学院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一对一帮辅等做法,带领班级消除挂科学分20+,学习型寝室占比达到30%。“在班级的建设、管理中人际交往、任务安排、组织规划,都是对班长这一职务的挑战,要多站在同学们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不过多干涉同学们的正常生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他说。
为了提升整体成绩,他认真分析班级整体情况,“我把重点对象分为两类,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同学,我会主动关注大家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掌握重要知识点;对于需要提高自律性的同学,我会先从身边开始构建学习氛围,比如搭建学习型寝室,带动他们积极投入学习。”

代佳鑫组织班会。
他还作为校级讲师团成员及电气大讲堂讲师,为同学们辅导课程、答疑解惑,带领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

参观中车长客。
模块四:运动健康 从体重80公斤到全马跑者
曾经体重长期处于80公斤,跑1公里都无法坚持,高二那年,代佳鑫用“5公里周末计划”开启嬗变之旅,跑步的汗水与饮食上的调整,让他半年减掉20公斤,“减肥最难的地方是能否下足决心,在日常锻炼上持之以恒,在饮食作息上严格自律,把握住这两点就能保持健康体重。”

代佳鑫参加马拉松比赛。
进入大学,代佳鑫的脚步也不曾停下,年跑量1000公里以上的数据,记录着他的坚持与毅力。“学校的条件很充足,天气好我会在体育场跑步,天气不好就用室内健身房的跑步机;食堂的选择很多,让我可以坚持控制饮食。”“当风从耳边掠过,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过去的自己,运动不息、山海可至。”他说。
模块化管理的智慧:弹性而非苦行
“在安排时间的时候预留足够的弹性,按时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允许自己休息娱乐”,科研卡顿时换上跑鞋。学生工作疲惫时听英语新闻换脑,这种动态平衡让他在忙碌中始终保持鲜活状态。“我把大学生活拆解成四个模块,每天的日程在各个模块之间切换,让我的思路很清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

代佳鑫课题规划。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与他坚定的意志,在实验室的数据曲线与马拉松的跑道上悄然融合。未来,他希望带着这份信念,深耕相关科研领域,用技术创新守护家国山河。
王晨阳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胡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