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平房区世纪城社区的居民侯女士与穆先生既是老同学又住邻居,却因琐事频发争执,甚至报警处理。日前,社区创新打造的“百事帮议事厅”成为他们化解矛盾的“稳压器”——在社区工作人员、司法调解员、民警及居民代表共同分析调解下,二人从剑拔弩张逐步走向握手言和,这正是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民事民议,议事厅巧解千千结
世纪城社区以党员为骨干,联动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及居民代表打造“百事帮议事厅”,通过开放协商形式,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据世纪城社区书记鞠晓庆介绍,自成立以来,该平台已成功调解28起邻里纠纷,带动居民从“被动等待管理”转向“主动参与治理”,疑难杂症在集体智慧中清根见底。
近日,社区居民鞠女士反映,广场舞团队晚间高分贝音乐严重影响其孩子学业,双方多次沟通未果,矛盾僵持。依托“百事帮议事厅”平台,社区人员架起沟通桥梁。一方面肯定广场舞丰富老年生活、活跃社区文化的价值,同时明确居民休息权是社区和谐基石,并提出调整活动时段、降低音量、更换场地等方案,最终在社区、物业、派出所合力推动下,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共识。
此次调解,以情理交融打破僵局,“百事帮议事厅”平台在运行中展现了基层治理新模式的温度与效能。鞠晓庆说,世纪城社区将持续创新管理模式,以民生诉求为牵引,努力构建文明和谐家园。

心愿直通,一老一小需求落地有声
面对辖区4225名居民中老人占25%、儿童占10%的特点,社区创新设置“微心愿信箱”,同时变“坐等问题”为“上门寻需”,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收集心愿,推进焕新运动空间、增设休憩场地、精准帮扶等需求成功落地,持续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
针对青少年活动需求,社区多方协调完成篮球场翻新,全程公开施工进度,让老旧场地变身安全实用的活力空间。针对居民想要休憩纳凉的心愿,社区积极对接职能部门,并组织物业业委会协同推进,回应居民期盼的新建纳凉休憩亭已于5月末建成投用。

62岁居民柴先生瘫痪无行动能力,日常出行和活动全靠电动轮椅。得知他没有固定收入来源、护理物资短缺的“微心愿”后,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审计局等迅速响应,送来纸尿裤与药品。网格员定期走访慰问,社区还为柴先生在内的7户特殊家庭建立关爱台账,动态跟踪需求、解决生活困难、落实惠民政策,织密民生保障网。
世纪城社区以“百事帮议事厅”为枢纽,撬动居民自治力量,用“微心愿”小切口,精准对接“一老一小”大民生。从篮球场翻新到轮椅上的纸尿裤,每一个心愿的兑现都是社区治理从“单方管理”迈向“共同缔造”的坚实脚印,激发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用“自己管”的热情浇灌出更温暖的和谐家园。
高琳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 李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