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青史耀长街|雅臣路:这条路丰碑不朽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19

7月的五常,骄阳似火。雅臣路上绿树成荫,车水马龙,一派生机勃勃的现代都市图景。走近这条贯穿五常南北的“大动脉”,“雅臣路”路牌在时刻提醒人们:这里镌刻着一个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名字——汪雅臣。这条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长街脉搏里,奔涌着一段铁血烽烟的英雄史诗。

汪雅臣,五常县城东卞家围子走出的热血男儿。他曾是林海雪原的伐木工,后投身东北军。“九一八”的炮火撕裂山河,也点燃了他胸中的怒火。不甘沦为亡国奴,汪雅臣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战友毅然携枪离队,返回故乡五常投身山林,树起抗日义勇军的大旗。星星之火,在莽莽林海中顽强燃烧,成为插在日寇心中的一柄尖刀。

后经珠河中心县委批准,这支浴血成长的队伍被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汪雅臣任军长。1936年,根据上级对东北抗日部队统一建制要求,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汪雅臣任军长。当时,队伍已发展到1000多人。在冰天雪地中,抗联战士以惊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一次次刺向敌人心脏。在多次战斗中,打死打伤众多日伪军,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物资,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战士气。

1941年,汪雅臣率领部分战士在寒葱河东山露营休整时,敌人悄然包围了宿营地。枪声骤起,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强敌,汪雅臣临危不惧,沉着指挥战斗。在掩护部队突围时,他不幸中弹,这位年仅30岁的抗日名将,将最后一滴热血洒在了他誓死保卫的家乡土地上,壮烈殉国。

1946年,五常解放。人们从未忘记这位为家乡捐躯的英雄,为了永恒的纪念,也为了将烈士不屈的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五常人民决定将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贯穿南北的主干道命名为“雅臣路”,这是历史对英雄的礼赞,也是这座城市对忠魂的深沉告慰。

今日的雅臣路上,早已不见当年的战火,取而代之是商铺的霓虹、往来的车流、悠闲的行人,共同勾勒出和平年代的祥和画卷。但历史从未忘记,英雄汪雅臣的名字已不仅仅是一个路牌,更是一座融入城市肌理、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它时刻提醒着后来者,脚下这片土地的安宁曾由怎样的热血浇灌,更激励一代代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无愧于先烈的壮丽篇章。

伊飞帆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文/摄

编辑 李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