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手架搭设、老旧窗户拆卸、外挂线缆梳理……近日,随着施工队伍和设备陆续进入兴南小区、新发小区宽桥社区、新吉社区等点位,2025年南岗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拉开施工大幕。这标志着总投资约1.1亿元、惠及5个小区39栋楼4332户居民的改造工程,历经严谨的前期准备,全面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预计工程将于2026年11月30日全面完工。
进场施工,老旧小区焕新启程
记者在兴南小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脚手架搭设和楼梯间窗户更换作业。不远处的新发小区宽桥社区和新吉社区,施工人员正着手梳理杂乱的外挂线缆。

这些场景标志着南岗区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从蓝图走向现实。此前,项目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控制价评审、招标、施工许可办理及详细施工方案编制等多项关键前期工作,为顺利进场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意先行,改造方案“量身定制”
本次改造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项目启动前,相关部门通过密集的社区走访、居民见面会、电话咨询、专项民意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力求精准对接“急难愁盼”。

铁岭街42号居民反映,单元楼梯间外窗老化透寒严重,意见迅速被采纳,更换新窗被纳入改造方案。根据新发小区新吉社区居民意见,工程将为小区增设安防系统;拆除F21栋与邻小区间的简易铁皮围栏,改建美观安全的铁艺围栏;拆除室外连廊问题地面层,重做防水。针对兴南小区居民诉求,将科学施划停车位及交通标线,改变无序停车乱象;对破损的小区南侧实体围墙进行修补、粉刷,局部倒塌部分拆除重建……
项目方承诺,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将继续保持与居民的密切沟通,根据实际反馈动态优化调整方案,确保改造成果真正符合民意、惠及民生。
智能监管,科技护航“阳光工程”
为确保改造工程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南岗区创新引入多项智能监管手段,实现施工过程“看得见、管得住、查得清”。
通过布设环境监测设备,对施工噪音、扬尘等指标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安装高清摄像头,对施工现场关键环节进行全程动态监控,保障施工规范与安全;对主要建筑材料实行二维码溯源管理,扫码即可查询生产厂家、质检报告等信息,严把材料质量关,杜绝“以次充好”。

与此同时,南岗区还将运用无人机航拍,全方位记录小区改造前后的面貌变化和工程进度,为项目管理和效果评估提供直观依据。
焕新蓝图,基础升级与宜居并重
本次改造紧扣“宜居”目标,工程涵盖两大核心内容,尤以基础设施升级为重,包括重点更换老旧给水、排水及供热管网,根治跑冒滴漏顽疾;全面维修屋面、外墙、门窗、楼梯间等建筑本体,解决漏水、脱落、昏暗等问题;同步增设庭院监控及车辆管理闸机系统,筑牢小区安全屏障。

公共空间提质工程同步推进,包括改造小区道路、人行道,科学规划停车位,缓解出行难与停车难;升级景观绿化,新增小品设施、景观亭及室外座椅,配备117组健身器材等,精心营造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随着施工的全面铺开,历经岁月的5个老旧小区,将在科技护航和民意引领下,逐步蜕变为安全、整洁、宜居的“新家园”,4332户居民的生活品质将迎来显著提升。焕然一新的不仅是楼体与环境,更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获得感。
方爽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 文/摄
编辑 王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