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烽火岁月里,无数英雄舍生取义、浴血奋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走进五常市知名的红色小学——五常市雅臣小学,从流淌着的红色血脉中,寻找承载红色希望的密码。

继承英烈意志,“崇德尚学,做最好的自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同年12月,日寇入侵五常。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汪雅臣,组织“双龙队”,开辟了五常抗日游击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汪雅臣带领抗联第十军多次打击日寇,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也极大地鼓舞了五常当地人民的抗战决心。1941年,汪雅臣因叛徒告密,被日寇抓捕后壮烈牺牲,时年30岁。

为继承英烈意志,2014年9月,以东北抗联英雄汪雅臣将军的名字命名的五常市雅臣小学成立。这是五常红色教育发展建设中的丰碑之作,学校成立后秉持“以雅臣为榜样,崇德尚学,做最好的自己”的理念,让“大爱、果敢、担当、拼搏”的雅臣精神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坐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里程碑,以此,五常雅臣小学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融入校园生活,让红色教育不再是遥远的叙事,更让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精神密码,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红色养分。
利用红色资源,用实践行动多次获党史故事活动殊荣
从五常市首个哈尔滨市标准化少先队队室,到红色教育展室、国防体验馆、国防教育长廊,五常雅臣小学立足本校特有的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家乡红色资源融入少先队活动。例如,在实践活动中,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张密林制作了“汪雅臣大型战斗场景”泥塑作品,“汪雅臣英雄一中队”在暑假研学旅行带回了2018年6月1日升起于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这些红色资源都成为雅臣学子熟知且能娓娓道来的宝贵财富,每逢新生入队,都会听红色宣讲员的详细讲解,并以这些红色情怀成让大家引以为骄傲的传承。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学校每年都开展传讲党史故事活动,师生们一起亲身演绎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并多次在哈市、全市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此外,五常雅臣小学还坚持对新一年学子进行“五个一”的红色教育,通过红领巾思政小课堂、升旗仪式、主题队会等开展“八十载胜利荣光,新时代少年担当”、“在英雄旗帜下成长”等活动,并坚持“红色经典诗词诵读”等主题教育模式,通过“党史宣讲团”“连环画里的红色故事”“红色地标打卡”等形式,将党史宣讲贯穿于教学中。
创建“汪雅臣英雄中队”,在思政浸润中传承红色密码
作为以英雄命名的红色学校,五常雅臣小学将“英雄中队”建设作为学校彰显红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自2018年创建“汪雅臣英雄中队”开始,学校少先队先后成立49支“汪雅臣英雄中队”,这一做法被刊登在《全国英雄中队读本》上,更多活动纪实被刊登在全国《辅导员》杂志上。新一年学生每天都会有机会读红色书籍,音乐课上要学唱校歌《雅臣荣光》,并定期观看红色电影,走进红色教育展室听红色故事。

同时,该校新入队队员要学会讲英雄故事,每班周周进行展示,学年定期开展宣讲比赛,学校进行优秀宣讲展示,并把优秀宣讲员进行梯队式培养成为校级红色宣讲员,至今已有百余名学生在省市级乃至全国的宣讲平台上获奖,连续两年参加哈尔滨市红领巾讲解员交流活动,红色故事宣讲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五常雅臣小学校校长赵春玲最后表示,目前学校成立的“教育思政读思悟践”教师团队,已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使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学校的“红领巾思政小课堂”和坚持开展的“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已经让红色文化与小学思政课堂深度融合,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学校将一代代青春接力,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并对英雄的缅怀将化为雅臣小学红色教育的动力,以兑现将对和平的珍视将融入雅臣学子成长的步履。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照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 王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