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哈尔滨近郊的少数民族乡——红旗满族乡,以三大主题旅游产品,全新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体验。

满族村寨:夜幕下的千年回响
走进东升村徐家南路26号,时光仿佛倒流。传统院落内,“口袋房”“万字炕”无声诉说着满族先民的生活智慧。游客换上精美旗装,在古院落斑驳光影中定格瞬间。当暮色四合,演绎大厅的鼓乐响起,萨满舞姿与满族歌谣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

院外帐篷下,炭火映红笑脸,烧烤香气弥漫。村寨深处的小型博物馆静立,百年老物件、斑斓满绣、神秘萨满服饰与鹰猎展品,组成一幅满族生活与非遗技艺的鲜活画卷。“基础设施提升后,今年夏天游客量明显增长,越来越多人为这里的独特风情驻足。”村寨负责人言语间满是欣慰。

北大荒农场:泥土芬芳里的耕耘之乐
江南中环路23公里处,北大荒红旗农场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草莓红艳、黄瓜青翠、香瓜饱满,游客弯腰采摘,篮中盛满初夏的鲜甜。更有游客化身“农场主”,在认领的土地上挥洒汗水——从4月到11月,播种、除草、施肥,亲历作物生长的奇迹。

这里还为“农场主”提供天然鸡粪肥料与周全服务,让都市人的田园梦想轻松照进现实。“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农场负责人望着田垄间忙碌的身影说,“未来,这里会增加更丰富品种,服务也会更加贴心。”

妈妈圈农场:亲子共学的节气课堂
东升路2号的妈妈圈农场,则成了孩子们感知自然的乐园。围绕二十四节气设计的课程,巧妙融合天气、民俗与农耕实践,孩子们在天地大课堂中敏锐了“五感”。特色食育空间里,稚嫩小手推动石磨流出乳白豆浆,学着腌渍酸菜、包裹豆包,在满族美食制作中触摸生活温度。当课程结束,一家人围坐共享鲜排骨铁锅炖的农家美味,温馨满溢。

“哈尔滨近郊竟藏着这样的宝藏农场!”一位家长由衷赞叹,“孩子玩得尽兴,更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超值!”为确保每位游客尽享舒心旅程,红旗满族乡正倾注“绣花功夫”优化道路与停车场,精细化管理环境卫生,严格把控食宿服务质量。当千年运粮河穿乡而过,默默见证着古老民族风情与现代田园野趣的奇妙融合。这个盛夏,一段满韵悠长、泥土芬芳的独特旅程,正在冰城近郊徐徐展开。
方爽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 文/摄/视频制作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