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冰城企业攻克焊接材料难题,实现高端钎料国产化替代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21

在位于松北区的哈尔滨邦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卷卷薄如蝉翼的焊接钎料带正从自动化设备上产出。这看似普通的材料,却打破了国外在高端钎焊领域的技术垄断,成为我国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摆脱焊接技术“卡脖子”困境的重要突破。按照公司的规划,未来,这种新型钎焊材料将推广至民用市场,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元。

破局之钥:从“卡脖子”困境到技术突围

钎焊技术作为连接材料的关键工艺,在工业制造中发挥着类似“缝合”金属部件破损点的作用。传统钎焊工艺中,不同焊接材料存在着相应弊端——金属箔片钎料易碎裂、粉末状钎料成型难、膏状钎料不仅价格高昂,保质期也仅有几个小时。长期以来,我国高端钎焊材料依赖进口,这极大增加了国内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与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

成立于2020年的哈尔滨邦定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敏锐捕捉到这一行业痛点。经过技术攻关,团队创新地将金属粉末与有机树脂混合,研发出了新型的钎焊粘带材料——“焊可贴”。这种材料既保留了金属的焊接性能,又具备树脂的可塑性,能够轻松切割成任意形状,直接贴合在焊接部位,材料的厚度可精准控制到0.2毫米,长度则可根据需求定制,完美适应复杂结构的焊接需求。“不仅如此,我们的材料可以在裁剪时节省90%的原料,尤其适合复杂形状的焊接需求。”公司总经理刘贵铭告诉记者,在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等场景中,不规则裂纹的焊接一直是行业难题,新型钎料可直接贴合断裂部位,大幅提升修复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该材料保质期延长至五年以上,解决了传统膏状钎料“现用现配”的局限。

燎原之势:从行业应用到百亿市场蓝图

刘贵铭介绍,依托哈工大在焊接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研发团队攻克了材料配比、生产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自主设计了自动化生产线。目前,企业可日产焊接钎料100公斤,预计8月将实现规模化量产。

“凭借过硬的质量,我们的产品赢得了不少客户。”刘贵铭说,公司研发的焊接钎料已在沈阳、徐州等地的多家企业投入使用,涵盖航空航天、建筑等多个领域。“其中徐州一家从事生产轻量化钢结构的企业,其建筑外壁焊接项目使用了我们的新型钎料。据公司反馈,新材料大幅降低了材料损耗和施工难度。”刘贵铭说,也正是由此,该企业表达出了同邦定科技长期合作的意愿。

目前,邦定科技已在松北区、平房区建设了两处生产基地,配备大型专用设备,一条从材料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但刘贵铭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告诉记者,破解卡脖子难题,既要坐得住冷板凳搞研发,也要接地气、做转化。随着未来产能的不断提升,公司新型焊接钎料材料也将在建筑、医疗等民用领域拓展应用,其潜在市场规模达百亿级。

从实验室的原理验证到生产线的稳定输出,邦定科技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道路。而这项源自冰城的创新成果,正为我国高端制造自主可控贡献着“哈尔滨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节永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于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