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日报新媒体中心收到了一个特殊的邮包。邮包里是三个精致的信封:紫色系信笺、丁香花主打色,整整五页的手写信,同时附有写信人在哈尔滨的照片影集和青岛标志性景观、特产的明信片。信中饱含着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深情眷恋和美好祝愿。实际上,这是一封回信。回信缘由来自今年2月的“春风有信·再约‘尔滨’第二季”大型城市文旅推广活动。


写信人是一个“00后”女孩,名叫王斐菲,山东青岛人,职业是一名教师。去年刚刚从聊城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的她,今年1月第一次来哈尔滨旅游。在她的朋友圈中,她这样写到:“非常期待此次‘尔滨’之行,刷视频刷到很多次了,还是想亲自去看看,我眼中的、我感受到的‘尔滨’。第一次来‘尔滨’,也是第一次坐飞机,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充满好奇。”几天的短暂旅行,让她就深深爱上这座城市。“此次‘尔滨’之行,像是一场盛大的聚会,我不像是远来的宾客,像是很久没回家看看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热情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唯一确定的是,我爱哈尔滨,爱这座城市,爱这座城市里的人,也爱东北。” 她这样评价她毕业后的首次远行。在她的个人短视频账号,她分享了很多哈尔滨游玩的图文和视频。


今年二月,恰逢“春风有信·再约‘尔滨’第二季”大型城市文旅推广活动,哈尔滨日报社精心准备了200份哈尔滨特色礼物,随机送给200位网友。她的一篇署名“小鹅”的近千字的冰城旅行感受,让工作人员选中了她。收到礼物后,她兴奋异常,高兴地留言:“小心翼翼拆开快递,美丽的包装映入眼帘,我被惊艳到了……‘尔滨’,你怎么这么好,暑假等我,我要去看看‘尔滨’的夏天。”

五个月后,正值冰城清凉季。她如约二刷冰城,感受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极地公园的白鲸表演、“摩洛哥小镇”、黑龙江地质博物馆、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东北农业大学……第二次哈尔滨之行,她解锁了更多新景点、展馆和特色美食。她在个人短视频账号发布的这次旅行的记录中写道:“我总说我爱哈尔滨,爱一座城市,要读懂它的历史,要了解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有限,但是我愿意慢慢来,并且真的付诸实践。还是那句话,对于下一次何时再次登门拜访,我不做承诺,因为一定会有下一次。‘尔滨’,期待我们再次相见,爱你,爱一辈子。”


在如约踏上“尔滨”之旅之前,她给本报发来了邮包。邮包里满是精心准备的礼物:有今年年初冰雪季她在哈尔滨旅行的照片,包括冰雪大世界、滨洲铁路桥等;有青岛的明信片,写满热情的方言文字;有她在朋友圈分享哈尔滨之旅的点点滴滴……她说:“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飘逸的文字,有的只是对‘尔滨’的喜欢。一封手写信,是我认为最浪漫的礼物,对你的感谢早已说倦,爱你的心不会变。”

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王斐菲表示,哈尔滨是一座富有人间烟火气的城市,也是她去过的最有人情味的一个城市。哈尔滨就像是一盏好茶,越品越喜欢。两次旅行归来,我的戒断反应都特别强烈。哈尔滨如果是一个人的话,那就是那种她死缠烂打就要追到的类型。王斐菲说:“比起冬天,夏天的哈尔滨多了一丝活泼跳脱、缤纷艳丽。走在中央大街上,听着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说着天南海北的语言,大家都齐聚在哈尔滨,享受着这座城市。”采访最后,她想对还没来过哈尔滨的朋友们说:“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这座城市,你真的会爱上它。”
2025年7月3日王斐菲给本报的回信
致“尔滨”:
选用紫色系信纸,希望你喜欢,丁香花的主打色。原谅我没有飘逸的字体和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对你毫无保留的喜欢。一封手写信,是我认为最浪漫的礼物,对你的感谢早已说倦,爱你的心不会变。
明信片和照片希望你喜欢,我爱哈尔滨,永远!
许个愿:未来有更多人爱你,东北地区经济步步高升。
I love Harbin
亲爱的“尔滨”:
见字如面,我在青岛很想你。
回想,是什么时候向往那北国风光的呢?也许是大四那年的暑假,哈尔滨旅游爆火,在我心里埋下一颗憧憬的种子。但我可能不太一样,我从小就很喜欢东北,大学时期选择的地理专业,中国地理分区第一章节就是东北地区,毫不夸张那是我听过最认真的一节课,聆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专属冷雪寒地的大好风光,雄赳赳气昂昂的鸭绿江,感受东北人民的热情与坦荡,还有远处飘来的稻香.....今年寒假,如约而至,期待许久的旅行,你给予我宾至如归的温暖。
第一次去“尔滨”,也是第一次脱离地面航空旅行,难以言喻的体验,难以掩饰的喜悦。1月份的“尔滨”是冰雪世界,但这座城市却热情似火,借用好朋友的一句话,“这是我去过最有人情味儿的城市”。我很爱你,这里的人和事都特别好。回到山东有感而发写下旅游体验,收获两份意外之喜——哈尔滨文旅和哈尔滨日报回赠礼物,他们说我足够真诚,可你何尝不是呢?真诚的人遇见更真诚的城市,感谢你在茫茫人海中选择我。无数黑吉辽IP的朋友表面上“嫉妒”这份殊荣,实则在感谢我的宣传,并邀请我再次相约“尔滨”。那一刻我明白,我一定会再次回到这片黑土地。
于是,盛夏的七月,再次登门拜访。来感受一下夏天的“尔滨”。写下这段文字时,我还没有踏上旅途,朋友问我为什么还要再去,我思考了两秒钟,答道:“我想TA了。”朋友取笑,打趣“你是不是想锅包肉了”,我说就是单纯想“尔滨”。思来想去,纠结许久,考虑要不要给你发私信。怕打扰你,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询问,而你秒回,那一刻我们的羁绊是分不开了,你是心之所向,而我情不自禁。
“尔滨”,下一次何时拜访,我不做承诺,因为永远会有下一次,想你的时候我就回去看看。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做客,山东青岛,那是一座清凉美丽的海滨城市。期待与你重逢。
2025年7月3日
哈尔滨日报记者 牛宇琦 张帆
编辑 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