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呼兰河口湿地上演“小鸟喂大鸟”戏码?专家:“巨婴”原是“巢寄生鸟”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23

自然界里“小鸟”投喂“大鸟”,不同种喂养的还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狗血剧情,你见过吗?近日,有市民在呼兰河口湿地拍摄到这稀奇的一幕,在感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同时,也被大自然的神奇和一些物种特殊的生存法则所折服。

“在呼兰河口湿地内有‘新一景’,东方大苇莺成鸟给大杜鹃幼鸟喂食的画面,成了摄影爱好者们追拍的热点”,哈尔滨鸟类摄影爱好者史敏捷告诉记者说,她查询了相关资料后发现,这种在鸟界“给别人带孩子”的现象并不简单。从偶然发现,到持续关注,一连数日她像“追星”一般,时刻关注着这个“特别家庭”的变化。大杜鹃幼鸟已经出巢,且羽翼渐丰,体型上也比东方大苇莺大上两三倍多,可这个“巨婴”就是贪婪,还一直依靠着哺食。“东方大苇莺妈妈”也是尽心尽责,每天早出晚归到处觅食,一趟又一趟地捉回昆虫,投喂给这个长得又大又不像自己的“孩子”,十分有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鸟类研究专家许青教授看过照片后确认,这是东方大苇莺成鸟在给大杜鹃幼鸟喂食,“小鸟喂大鸟”的现象在自然界里存在的,且不仅仅是东方大苇莺,还有别的鸟也会喂养大杜鹃幼鸟。这是因为大杜鹃是一种典型的“巢寄生鸟”,它会采取“偷袭”行为,将自己的蛋下在其他种类鸟的巢里,让其代为养育。

据介绍,大杜鹃从不自己做巢和孵卵,而是通常将卵寄生在雀形目鸟类巢中,由寄主父母对幼鸟进行照顾。有些鸟确实“不识数”,且大杜鹃善于伪装,并在巢内产下与宿主卵颜色相匹配的卵,让寄主父母难以辨别,不过,也有“聪明鸟”会一眼看出破绽,将大杜鹃的卵蛋从自己的巢里弄出去,这就是“偷袭不成功”的情况了。

有意思的是,“只管生不管养”的大杜鹃虽然“懒”但十分机灵,它一般只在一个巢里下一个蛋,有时会把人家的蛋再叼走一个,然后就溜走。出于生存竞争需要,大杜鹃雏鸟破壳后,它就会将巢里其他的蛋或刚出生的雏鸟全部拱出巢外面去,最终只剩下自己一个“宝”让寄主父母“独宠”。而像东方大苇莺等一些鸟,本能上只要是在自己窝里孵化出来的鸟,不管它长啥样,都会当自己亲生的一样抚育。

东方大苇莺是莺科苇莺属的一种鸟,主要栖息于湖畔、河边、水塘、芦苇沼泽等水域或水域附近的植物丛中。大杜鹃,俗称“布谷鸟”,是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一种中型攀禽,它能适应多种环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以及村庄附近的高大乔木上,喜开阔的林地和大片芦苇地,也可见于草原和半荒漠地区。

据了解,这两种鸟都是冰城的夏候鸟,同时出现在呼兰河口湿地,说明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环境适宜,可同时满足它们对生境的需要,而且两种鸟都喜欢在有大片芦苇的水域附近栖息,也给这种巢寄生行为创造了条件。大自然有自己的竞争法则,一些物种在动态变化中维系着生态平衡。其实,大杜鹃也是益鸟,能够消灭大量森林害虫,对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7月份正值冰城候鸟的繁殖季,专家表示,通过这些鸟儿能够感受到生态之美,在观察和拍摄它们时不要干扰,应与鸟保持安全距离,静静守护就好。保护自然生态、维护自然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文 哈报手机记者 史敏捷/摄/视频拍摄

编辑 王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