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守护见证城市变迁的绿色遗产、传承历史文化、持续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日前,南岗区园林部门在全市率先组建古树保护专班,以系列硬核举措,全面筑牢古树名木“保护网”。

百年古树全市过半
南岗区坐拥深厚的园林底蕴,现存1131株古树名木及2391株古树后续资源,其中榆树占比高达90%,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数量占全市总量过半。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活化石”,不仅是南岗区自然遗产的璀璨瑰宝,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珍贵组成,它们在改善人居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土、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精细管理筑牢根基
南岗区建立“一树一档”数字化管理体系,翔实记载每株古树的树种、树龄、生长态势等基础信息,以及日常养护、季节性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全周期呵护记录。针对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季节规律,创新推行“一树一方案”“一例一手段”的精准管护策略,让每株古树都能得到量身定制的保养。
全域覆盖落细责任
专班实行分片包保、专人负责制,构建起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常态化巡查监测,确保古树生长动态实时掌握、问题隐患及时处置。2025年起,南岗区将居民庭院古树名木纳入统一养护范畴,主动为驻区单位和社区提供送药上门、免费培训等服务,实现了古树名木管护的全域覆盖、专业统筹、无死角管理。

科学施策焕发生机
管护团队对古树树洞进行规范化清理、消毒与修复,定期实施复壮施肥;为倾斜树木加装钢架支撑,筑牢安全屏障;干旱期采用滴灌技术精准补水,扩挖树坑并铺设火山岩增强土壤透气性;针对榆树常见病虫害,提前开展榆绿毛萤虫、榆蓝叶甲等专项防治,通过缠绑防虫胶带、喷洒石硫合剂等组合措施,织密病虫害防护网。
全民参与护绿行动
南岗区为每株古树配备统一规范的标识标牌,内置二维码可一键查询树木编号、树龄等详细信息。同时,持续深化科普宣传,每年对表现优异的养护单位奖励养护物资,在儿童公园常态化开展保护主题活动,引导公众增强保护意识,主动参与监督举报破坏行为,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守护绿色遗产的强大合力。
如今,南岗区的古树名木在科学管护下枝繁叶茂,成为城市中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底蕴的亮丽风景线,为现代都市延续生生不息的绿色文脉。
方爽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
编辑 李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