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院虽小,却能成为干群连心的“试验田”、农民致富的“增收园”。近日,双城区联兴镇班子成员自掏腰包、带头出资,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庭院发展庭院经济,以订单模式带领农民增收,用实际行动践行“干部沉下去、民心聚起来、产业兴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以往,双城区联兴镇的闲置庭院空地多用来种植普通蔬菜自给自足,经济效益有限。2025年,镇党委主动与双城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签订青刀豆种植订单——企业免费提供专业种植技术指导,还承诺以保底价收购成熟青刀豆。

为确保试种成功,镇党委班子严格按照企业技术要求,悉心照料青刀豆从播种到病虫害防治的每一个环节。7月收获季,一垄垄饱满的青刀豆因品质上乘被企业高价收购。仅庭院种植青刀豆一项,每亩就比种植玉米增收1500元。党委班子先行先试、主动承担风险,试验成功后迅速向全镇农民推广,让更多农户共享收益。

除了青刀豆种植,联兴镇还积极拓展庭院经济的多元路径。在永跃村,一处闲置宅基地被开发成小果园,种植特色黄桃,在企业科学栽培技术支持下长势良好;庆华村的花卉、永跃村的寒地玫瑰大棚收益可观,安家村和兴农村的南瓜种植同样势头向好。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村支部党建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带头先行先试,为村民蹚出一条条增收新路。

截至目前,双城区联兴镇已盘活闲置宅基地58处、庭院5个,总面积达86.5亩,庭院经济订单模式初具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未来,特色蔬菜、水果等种植将遍布各个庭院,成为农户增收的新亮点。
从不起眼的闲置空间到农民增收的“聚宝盆”,联兴镇的实践印证了:这种模式拼的是干部的责任心,暖的是群众的心,兴的是乡村的产业。如今,乡村振兴的新乐章正在这里生动奏响。
郭兴东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东(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