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鸟类“生态检验员”安家森工林区,解锁龙江森工宜居密码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27

龙江森工林区植被丰茂、水源清澈,宛如天然的生态大乐园,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频繁出现,并将这里作为它们的栖息地,已成为林区新的生态名片。记者从龙江森工集团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了解到,在当地的“生态档案”里,最近新增了两封特殊的“推荐信”。一封来自南北河湿地的苍鹭家族,另一封则出自局址生态园的鸳鸯夫妇。它们的出现,向更多生灵传递着此地生态环境的“宜居密码”。​

苍鹭的信写在通北林业局南北河湿地的晨雾里。3年前,这里的监测镜头还很难捕捉到它们。而今,苍鹭妈妈搭建的巢穴,距离监测点仅20米——这个距离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湿地管护员发现,苍鹭的食谱从最初单一的泥鳅,扩展到如今的鲫鱼、河虾甚至水生昆虫,“食物链的丰富度,比任何报告都更能说明湿地的健康程度”。当第一只雏鸟在今年春天破壳时,同步监测到的湿地水质已连续多月保持优良。

苍鹭,这种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的生灵,对生态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它们性情温和,飞翔优美,体长约90厘米,重约1公斤,上体灰色的绒毛与下体洁白的羽毛相互映衬,长嘴、长颈、长腿的独特外形,以及头颈两侧那独特的黑色冠毛,使其在林间宛如来自童话世界的精灵。它们行动平稳,常常在水中一站就是数小时,故而得了“长脖老等”的雅号。

2024年,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在南北河林场新建了一座高达30米的苍鹭塔。这座苍鹭塔安装了先进的高清摄像头,为巡护员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只需轻轻点击手机,巡护员们就能实时观察苍鹭的生活习性,仿佛拥有了一双能洞察苍鹭世界的“天眼”。同时,为了全面守护苍鹭,巡护员们每日都会按时巡查栖息地,详细记录苍鹭的各种信息,无论是苍鹭的觅食情况,还是它们的繁殖动态,都被一一记录。一旦发现问题,便会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苍鹭的生活不受干扰。如今,成群结队的苍鹭如同优雅的精灵,身姿轻盈地在林间穿梭,时而轻盈落入水边尽显灵动之美,这里已经成为了苍鹭栖息的家园。

鸳鸯的信藏在局址生态园的暮色中。这“生态检验员”把巢安在生态园后的枫杨树上,清晨掠过水池的身影常被拍下。生态园那方小水池成了“水鸟乐园”,岸边蜜源植物是幼鸟“辅食仓库”,杂树林作屏障,人们常来此观鸟。“我在这儿住了大半辈子,还是头回见着鸳鸯!”公园里晨练的林区老人感慨道。

眼下,生态园碧波如洗的水面上,鸳鸯夫妇带着它们的鸳鸯宝宝们悠然游弋,林区居民把它们当作“贵客”一样守护。鸳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自然的水质检测师”,对栖息环境要求较高,曾经踪迹难寻的鸳鸯,如今成了通北林区水域的“常驻嘉宾”。

不仅仅是苍鹭和鸳鸯,今年已有更多的候鸟现身通北林区,部分鸟儿在园区筑巢。“鸟类比人类更懂生态真相。”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道森说,野生动物主动安家是珍贵的“信任投票”。如今,林区职工群众遇鸳鸯会放慢脚步,湿地管护人员见苍鹭觅食会保持距离——这些无声的守护,正是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

张宗民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视频、图片由被采访单位提供

编辑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