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民生尚都社区探索“网格+”新模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29

7月末,正值三伏天。在哈尔滨民生尚都小区的凉亭、树荫下,很多居民在此纳凉。“花坛周边的垃圾没了,堵道的‘僵尸车’也不见了,空气清新、庭院敞亮,小区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改善,这多亏了社区网格员。”居民赵大爷说。

社区“微改善”撬动治理“大效能”。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化党建引领,示范推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以社区网格为基础,通过下沉资源、力量和服务,发挥“网格+”基础性、牵引性作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新变化。

以民生尚都小区为例,社区通过“网格+环境整治”新模式,在提升专职网格员业务能力同时,积极推动专业网格员下沉联动,并动员居民参与基层共治。目前,小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物业投诉率同比下降39%,在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的同时,还陆续在清河湾、群力家园、科研小区等多个社区进行复制推广。

“一封信”打开基层治理新局面

7月28日上午,记者先后来到民生尚都瑞园、怡园两个小区,这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小区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享大厅,一群叔叔阿姨在这排练节目,欢歌笑语;在小区庭院,几位大娘在这里休憩纳凉,闲聊各自的家长里短……一片和谐美丽景象。

民生尚都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张阳,正要去居民李大姐家做入户登门拜访,“社区几部联络电话更新了,我们还要开展一些新的治理工作,以‘一封信’的接地气形式通知到每一户居民,有些居民不常看手机,我们就当面沟通,确保宣传到位。”张阳告诉记者,民生尚都是我市最大的保障安置小区,面积大、人员多,物业管理难度较大。其中,她负责管辖瑞园、怡园两个小区超过8500户居民,“社区现有专职网格员20余人,很多工作都需要网格员们利用‘铁脚板’等方式,深入居民做好宣传员、巡查员、调解员、组织员、服务员和信息员。”张阳说。

据介绍,为强化小区居民对“网格+环境整治”模式的知晓与配合度,道里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社区、物业力量先后发放致“居民一封信”19200封,悬挂宣传条幅59条,张贴公示板、设置提示牌1413块,并在小区各出入口安放12个“大喇叭”循环播放宣传治理工作内容,在争取居民支持的同时,倡导他们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创新协同机制,实现居民急难愁盼“未诉先办”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沓沓“网格日志”和“问题台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里面记录着每位网格员发现的小区问题,以及各类待办、办结事项。记者了解到,在“网格+环境整治”期间,张阳每天带领社区网格员频繁奔走于圈占绿地种菜、圈占绿地饲养家禽、闲置物品乱堆乱放、垃圾清运不及时、“僵尸车”停放等各个巡查登记的点位之间,将每处需清理点位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协调相关部门联动解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道里区委社会工作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通过深化“网格+专业”协同机制,对疑难问题由社区、物业联合职能部门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共同攻坚。依托社区网格工作基础,通过“建立整改台账、加强沟通劝导、送达整改通知、联合执法下沉”四步工作法,推进执法、园林、城管、消防、派出所、交管、物业等职能部门、企业进驻网格。截至目前,社区、物业共清理环境卫生死角492处;执法、派出所等部门帮助清理圈占绿地、私搭乱建280处;园林部门帮助树木修剪487棵、树木涂白防虫作业560棵;城管与物业共同清运庭院建筑垃圾780车;交警部门帮助清理“僵尸车”20辆,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道里区结合“网格发现、指尖受理、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工作机制,网格员依托“指尖办”平台,将通过日常网格巡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送平台,确保社区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物业通过平台推送的问题进行立整立改,“通过创新机制,我们能第一时间响应居民诉求,并在区相关部门和社区监督下及时处理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真正实现小区问题‘未诉先办’。”物业经理刘华冬说。

“网格+志愿”携手共绘社区“幸福底色”

走在民生尚都小区里,记者会时不时看到佩戴红袖标的志愿“监督员”。原来,社区为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创新启动物业监督“居民自治”模式,首批选取威望高、素质好、意愿强的10名居民成为“志愿监督员”。“看到有贴小广告的不良行为,或是发现楼道存在安全隐患,庭院卫生不达标等情况,就及时劝阻或反映给社区。”监督员王彦告诉记者,通过参与基层共治,她切身感受到小区各个方面的变化,更加珍惜小区取得的治理成绩。

与此同时,道里区委社会工作部还集结街道社区、国企物业、行业志愿者、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等1000余人,开展环境攻坚志愿活动。活动当天,小区居民主动走出家门,与社区网格员一道对楼道内小广告、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其间,‘尔滨女创’协会的企业家们也来到小区,在宣传物业攻坚的同时,为小区捐赠凉亭、休闲器材,对小区文化广场进行改造升级,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张阳说。

此外,社区还组织辖区医疗机构、爱心商家开展义诊、义剪等爱心便民服务;对社区特殊群体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他们用手机交水电费、办理养老认证等事宜。“我在小区居住了10多年,从垃圾遍地到及时清运,从绿地占用种菜到满地绿植花草,现在感觉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了。”80岁的赵大爷说。

基层“小网格”不断提升治理“新成效”。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持续集聚网格“微力量”、激活网格“微治理”,复制推广更多好经验、好做法,构建起社区多元共治格局,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为群众创造更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首辰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