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处于换羽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丹顶鹤幼鸟,在练习飞行时发生意外不慎导致双翅骨折,“迫降”在湿地中被困,多亏湿地保护志愿者及时发现,在爱心接力、多方联动并采取科技手段施救下,这只“折翼”的幼鹤终于重获新生。
7月28日清晨,在辽阔的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湿地保护志愿者郝玉瑞、孙景臣在日常拍摄和巡护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一只珍稀的丹顶鹤幼鸟羽翼低垂,虚弱无力的被困在湿地内。这一紧急状况被立即上报至挠力河保护区红兴隆分局。红兴隆分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胜利、红卫、饶河管理站开展联合救援。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随即展开——专业气垫船破水疾行,赶赴幼鸟所在的深远水域;空中无人机同步升空,犹如敏锐天眼,在高处精准锁定目标,实时引导救援路线。水天之间,空地协同的立体救援网络高效运转。终于,救援人员成功靠近幼鸟,将其小心翼翼地护送至气垫船上。

上岸后经初步观察发现,这只丹顶鹤幼鸟为当年生亚成体,日龄70天左右,其受伤原因是在换羽期练习飞行时不慎导致双翅骨折。幼鹤随后由饶河管理站负责人紧急转送至挠力河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
在救助站,经验丰富的救助团队迅速对这只幼鹤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实施了固定、止痛、补水、补充营养等专业救护措施。目前,这只幼鹤已被安置在安静环境中,由专业人员24小时密切观察和精心照料,生命体征正逐步恢复平稳。
这次成功救助丹顶鹤,充分检验了保护区多站协作应急机制的可靠性,保护区将持续深化科技手段在生态监测与紧急救援中的应用,构筑更加坚固的生态保护屏障。
郝玉瑞 孙景臣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张大星
视频、图片由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