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省实验中学了解到,8月20日9:00高一新生报到,8月21日—27日军训。为了让高一新生踏入高中能够更好地接受挑战,愉快成长,各学科备科组长为新生准备了特别的礼物——初高中衔接学法指导。
语文备课组长高兆强
复习初中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它们既是高中语文的学习基础,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内容;提前背诵高一上学期教材中高考要求的16篇古诗文(高中期间需背诵60篇),以节约高中的学习时间,尽量做到完全理解,当然更可以存有疑问;倡导通过自学学习高中的语文课程,既是为了提前熟悉、学习高中语文知识,更是为了提高独立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至少要做到不在假期让自己“钝化”。
数学备课组长庄严
即将踏入高中校门,数学学习是挑战也是机遇,利用开学前一个月做好衔接至关重要。初中数学是基础,高中数学更强调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跨度不小。建议先梳理初中重点知识,像二次函数、因式分解等,查漏补缺,让基础更扎实。同时,提前预习高中数学开篇内容,比如集合、不等式、函数,初步感知概念。每天抽时间做适当的习题,保持思维活跃度,做完后认真分析错题,总结解题思路与方法。相信经过这一个月的努力,你定能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英语备课组长杜男男
1.词汇进阶:用好高考词汇表,每天有规律的推进,结合词根词缀+例句记忆,避免孤立背词。
2.读析深化:精读外研版必修一每个单元主课文,分析长难句结构,并翻译长难句。
3.听说强化:每日10~15分钟听力(高一难度即可),做听写练习(抓主干信息);关注相关英语公众号,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4.语法衔接:梳理初中语法盲区,系统把握初中语法,结合高一必修一语法预习,用真题例句巩固。重点在从“应试记忆”转向“语境运用”,为高中侧重逻辑与思辨的学习节奏铺垫。
物理备课组长李欣
1.重温初中力学(力、运动、压强)和电学(欧姆定律、电路)核心公式,确保基础扎实。
2.借高一必修一课本,通读前两章并完成教材的课后习题。初步理解“位移”“加速度”等新概念,体会运动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简单应用,感受矢量的方向性。
3.复习一次函数、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为物理的公式推导和运算打基础。
4.不必做难题,重点是转变思维——从初中定性描述转向高中定量分析,培养逻辑推导意识,轻松过渡,开学更从容。
化学备课组长王雪
首先,巩固物质的构成与元素、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与性质、实验基础等初中核心知识;
其次,画一张“物质分类思维导图”,把初中学过的典型物质(如盐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等)对应到分类里;
此外,可以翻一翻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本(不用学具体内容),做几道简单的入门习题,了解高中化学会更侧重逻辑推理,而不是单纯地记结论的学习方法。
生物备课组长曹立成
一、点燃兴趣之火,拓宽生命视野
可以选择1-2本经典科普书籍深入阅读,如《自私的基因》《工作细胞》等。观看BBC《地球脉动》《人体奥妙之细胞的暗战》等纪录片。关注生物科学的前沿,如基因编辑(如CRISPR)、免疫疗法等热点话题。
二、练就观察慧眼,联结生活实际
细心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植物的向光性、蚂蚁的社群行为、家庭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作用、宠物的生理特征与行为。
三、夯实初中基石,无缝衔接高中
复习初中核心知识,为高中生物学夯实基础。同时,预习高一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先通览教材,了解知识框架,再逐节学习,尝试建立知识的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点串联成体系。辅以对应的习题训练,巩固基础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历史备课组长倪彦君
一、初高中学习差异显著
初中:侧重基础史实、事件脉络的感知,以“了解是什么”为主。
高中:深入探究历史背景、动因、影响及内在联系,强调“理解为什么”及历史思维的养成、知识密度与理论深度显著提升。
二、核心素养是航标
高中历史学习紧扣五大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时空观念:精准定位历史在特定时空坐标中的位置与变迁。
史料实证:学会辨析史料真伪与价值,以实证精神得出结论。
历史解释:理解多元历史视角,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分析。
家国情怀: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责任感。
三、高效学习策略
预习深思考:课前梳理框架,标注核心问题与疑难点。
课堂重参与:专注听讲,积极思考、提问,笔记记关键逻辑而非照搬板书。
建构知识网:善用时间轴、思维导图整合知识,打通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块联系。
史料精研读:课堂内外主动分析各类史料(文献、图像等),练习提取信息、辨析立场、论证观点。
复盘强输出:定期复习,尝试复述、撰写小论文或参与讨论,用输出检验理解深度。
四、推荐拓展阅读
1.《中国通史》(吕思勉或钱穆简明版)
2.《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第七版)
3.《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4.《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5.《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
寄语:高中历史是思维的锤炼场。请主动拥抱深度思考,勤于质疑探究,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预祝你在历史长河的探索中收获智慧与成长!
地理备课组长刘彦鑫
进入高中地理学习,有几个关键点要记牢:
初中地理偏重“是什么”,高中则侧重“为什么”和“怎么办”。比如同样是讲气候,高中会深究气压带、洋流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独特气候,这需要你多画示意图,把抽象原理变直观。课本上的案例要吃透,学会用各种分析框架去看其他地区的相关问题,触类旁通很重要。
另外,多关注新闻里的地理元素——比如台风路径、城市规划、资源调配,这些都是鲜活的教材。遇到复杂知识点别慌,分步骤拆解,需要层层理清。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地理不仅是课本上的文字,更是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预祝各位新同学在新的旅途中认识地理的精彩,感受地理的神奇!
政治备课组长孙井山
调整心态,积极拥抱:高中政治深度、广度远超初中,请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培养兴趣,主动参与:关注新闻时事,尝试用所学知识解读身边现象。
注重理解,夯实基础:避免死记硬背,重在理解概念原理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
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学而不思则罔”,大胆提出你的疑问,老师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尝试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生活、指导行为,体会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