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的奶水充足是宝宝健康成长的保障,可现实中会有一些妈妈出现缺奶和少奶的情况,该怎么办?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保科主任王磊表示,哺乳是母亲天生的本能。只要了解了真正缺乳的原因,用正确的催乳方法,对症干预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母乳不足有哪些原因呢?
1.产后未及时尽早开奶
很多宝妈在产后身体虚弱没有办法尽早给孩子吸吮,建立泌乳反射,将会引起母乳喂养困难。
2.哺乳姿势不正确
哺乳姿势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对乳房的刺激,宝宝没有衔接到乳窦开口,不仅会造成妈妈的乳头皲裂,也会使乳汁分泌受阻照成缺乳。不按需喂奶,减少刺激,奶水也会分泌减少。
3.乳房发育不良
乳头内陷的妈妈哺乳时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有些妈妈因此选择放弃亲喂。我们可以多做乳头的牵拉,哺乳衔接时把乳晕放入宝宝口中,待其含住并吸吮就可以成功。
然后许多这样的妈妈没坚持下来,而错失母乳亲喂的机会。
4.精神因素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泌乳素分泌的基础,妈妈尽量要和宝宝的休息时间同步,远离电子娱乐设备营造更多的休息时间。而产后的不良情绪也是导致产后奶水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妈妈因为激素变化和角色转换情绪受到影响,变得比较焦虑容易生气,而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脑垂体分泌催乳素是乳汁分泌减少。家人要多些陪伴及关爱及理解。
5.气血不足
孕期产后合并贫血的患者如生产后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心烦等症状,建议纠正贫血,多吃红枣猪肝等食物有助于补充气血。
6.不合适的内衣
过紧的文胸不仅限制了乳房的发育,也会引起局部循环变差,产后可能发生缺乳的现象。
7.产妇体质差
食欲不振,食量少,过分偏食的产妇会营养缺乏也会导致乳汁不足。
母乳不足应该如何正确追奶呢?王磊主任总结出以下六点方法:
1.做到按需哺乳,多吸吮,增加宝宝的吸吮次数,宝宝嘴巴有力的吸吮可以起到泌乳的作用,喂奶次数频繁奶水分泌会随之增加。
2.保持营养均衡,哺乳期保持充足的营养供给,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公鸡汤、鲫鱼汤、鱼、肉、蛋、奶等。
3.调整哺乳方式,增加哺乳频次,每1-2小时哺乳一次。在哺乳过程中要和宝宝互动正确衔接姿势要有吸吮反射,只有有效的吸吮反射才能刺激产妇的下丘脑垂体泌乳反射,促进催乳素分泌增加泌乳量。
4.物理治疗低频电刺激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的同时刺激乳头周围区域的感觉神经,通过反射作用到下丘脑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引起乳汁分泌,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促进乳汁排出。
5.穴位点按,淋巴疏通按摩,改善气血循环互通乳腺相关经络,促进乳汁分泌。
6.多休息,放松心情,保持良好心态,建立哺乳的信心,尽可能多的保证充足睡眠。
王石磊 叶鸿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
编辑 张鑫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