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今日立秋 | 中医专家:立秋凉风至,收敛亦舒展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8-07

立秋,“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立秋应该如何科学养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聂宏教授建议,立秋凉风至,收敛亦舒展。

聂宏表示,秋季天气由热转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此时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注重保养阴气。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秋冬养阴”。秋冬之际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旺的规律,为来年的阳气生发打下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

食养原则

1.秋季食养应遵循甘润养肺,少辛增酸,多吃粥食,兼顾脾胃。

2.秋季饮食的原则是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

3.秋季气候渐冷,瓜果也不宜过多食用,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

4.忌多吃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适当增食酸味食物的摄入,减少辛味食物来降肺气,故少食用葱、蒜、姜、韭菜、辣椒等温燥辛味的食物,多食酸味食材,如柠檬、山楂、芒果、石榴、柚子、葡萄、番茄。在立秋之后,为燥金当令,天气干燥,极易伤津耗液,故秋后食养应同时注重滋阴润肺,生津润燥,多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芝麻、蜂蜜、甘蔗、豆浆、燕窝等食物,以达到防止秋燥伤阴的目的。

专家提醒:

在秋夏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是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经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病,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灭蚊、防蚊咬。立秋后小儿易发秋季腹泻。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预防上要注意孩子腹部保暖,在饮食上要多吃健脾胃、养胃的食材,忌偏食及饮生水。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以防病从口入。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

编辑 王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