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阿城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月拉练”助推乡村文明提档升级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2-11-13

阿城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落实上下功夫,真抓实干,常抓不懈,锚定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

日前,阿城区在阿什河街道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月拉练”现场会,通过组织各镇(街)实地观摩、现场分析、点评总结,寻差距、找不足、补短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激发各镇(街)“比、学、赶、超”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新提升、新突破,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看治理比变化,让村屯“净”起来

阿城区通过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六清一修一改一建”为工作重点,围绕农村积存垃圾、街巷脏乱差等治理难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转运机制,加大配套设施设备投入,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阿城区农业农村、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重点对农村环境卫生、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加大了监管和督导工作力度。目前,全区累计投入1.8万人次,出动车辆2.1万台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3.9万立方米、畜禽粪污5.2万立方米、柴草垛527处、黑臭水体92处,拆除残垣断壁134处,修整障墙栅栏53公里。

看特色比亮点,让乡村“美”起来

今年,阿城区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农村主干路沿线、村屯内外、河道两岸加强绿化美化建设,通过墙体美化、栽花种草、植树护绿、完善基础设施等,逐渐向美的方向发展,金龙山镇、杨树街道等镇(街)把农村院墙作为有效载体,将人文民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文明乡风、道德典范等内容搬上文化墙,打造成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景观。小岭街道搭借“万企兴万村”东风,村企共建发展“龙江民居”建设,新兴村“七里香”民居整齐划一,为下一步产业振兴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亚沟街道吉祥村大量种植绿树花草,花海绿荫随处可见,勾勒出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看机制比成效,把环境“管”起来

阿城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出台了《阿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和《阿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绩考评及示范创建奖励方案》,各镇(街)健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治理运行体制机制。实行区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屯的区、镇、村三级环境整治联包体系。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各镇(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家园建设中来,大力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多措并举、多元保障资金投入,积极发挥驻地企事业单位、党员先锋岗、文明志愿者、公益岗位作用,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最靓街巷”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摒弃乱扔乱倒、乱摆乱放的陋习,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红星镇和小岭街道探索尝试积分超市,采用鼓励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用劳动赚积分,再用积分到超市换取奖励的“服务换积分,积分换奖励”的方法,激发了广大农民在环境整治中的内生动力。

看产业比特色,让农业“兴”起来

阿城区用筑巢引凤思维大力推进环境整治与产业振兴同步发展,在“月拉练”活动中,每个镇(街)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亮点,以人居环境打基础、产业发展促提升的理念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红星镇姚家屯的洛希院子、松峰山镇三清屯的半亩方堂、小岭街道小北沟屯的七里香,已成为阿城区推进龙江民居和民宿产业发展的特色典型,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开发利用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平山镇、玉泉街道鹿业养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了养鹿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新利街道、亚沟街道黏玉米、黏豆包的品牌建设,增强了阿城区系列地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旅游线路沿线镇(街)的采摘园、农家院的发展助推了乡村旅游、冰雪经济产业集聚。为乡村振兴、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拓宽了思路。

阿城区将持续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拉练”现场会,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加快补短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速度,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姜畔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