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冰雪人物寻访⑯ | 李沅龙:填补中国冰雪越野汽车运动空白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02-15

赛车如脱缰的野马沿着封冻的松花江面一路驰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马达声,高速行驶的赛车激起的雪浪充斥着赛场,这就是冰雪汽车挑战赛的魅力。

作为中国冰雪越野汽车运动发起人与推动者的李沅龙,与冰雪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松花江国际冰雪汽车挑战赛到神州北极漠河冰雪汽车挑战赛,再到中俄汽车争霸赛、两极(华夏东极抚远 - 神州北极漠河)冰雪汽车挑战赛,随着赛事规模逐渐升级扩大,不仅吸引了像青年作家、车手韩寒等国内知名车手参赛,瑞典、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蒙古国等世界顶级车手也纷纷来到哈尔滨,带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发展,推动“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数次冰河逃生,成为首席冰雪越野赛道专家】

2002年1月19日,作为项目发起人、总策划、执行人的李沅龙驾驶北京2020S敞篷吉普车从封冻的松花江顺江而下,沿着哈尔滨—巴彦—木兰方向行驶了235公里,同随行报道的媒体记者及保障人员七人两车抵达松花江北岸的通河县城,完成了2002中国松花江冰雪汽车挑战赛勘路暨首次冬季松花江江面“探索者”行动。

在开放的冰河上举办长距离汽车越野赛,这在世界汽车赛事中都是空白。冰河上不仅有“清沟”,更布满了“暗沟”,这对参赛者来讲是巨大的挑战。2002年初,为了给比赛寻找安全的冰河赛道,李沅龙第一次带队踏上了勘路探索冰雪道的旅程。出发前,李沅龙将车篷卸了下来使头车变成敞篷车,以确保在车辆落水时可及时逃生,这个决定真的救了他一命。

从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下冰面出发的李沅龙,驾驶头车刚刚走到青年宫前的江面,就被哈尔滨电视台摄像记者张锐叫停。原本张锐的设计画面是这样的:摄像机对准百年滨洲铁路桥后开机,挥手示意李沅龙驾车由江面出发前行,以青年宫前岸边起飞的白天鹅雕塑为收镜定格,凸显哈尔滨的历史与城市亮色。然而一切准备妥当后,镜头里不是行驶在冰雪江面的飒爽头车,只见车头已经陷入冰水里并快速倾斜、下沉。冰冷的江水瞬间涌进驾驶室,几秒钟就及腰深了。李沅龙迅速从顶棚爬出,趴伏在没有爆裂的冰面上,向岸边滚去。回头看时,车已没入江水中。

车辆压塌暗沟冰面导致陷车。

在领教了冰河的厉害后,李沅龙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一个熟知冰河路线,并能对“清沟”和“暗沟”了如指掌的人来领路。经四处打听寻找,李沅龙得知哈轮渡公司有一位退休的“老船长”名叫曹万福。从20世纪60年代到退休,曹万福在松花江上航行了30余年,他对松花江的航道非常熟悉。

然而当李沅龙几经周折找到“老船长”并说明想请他为自己做向导时,曹船长的老伴出于安全考虑极力反对。“老船长”经过再三考虑后对李沅龙说:“你要在冰河上搞越野赛的想法是件大好事,是个义举,不但给哈尔滨人民扬了名也为黑龙江做了件大事儿。我老头儿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大事,你的这个忙我得帮!” 并郑重地对老伴说:“我此去如果有任何闪失,我的生死与李沅龙没有关系。这是我自愿的,是我的个人行为。”李沅龙也不含糊,当众写下字据:“万一老船长发生不测,每月为他的妻子补助 500 元,并负责为她养老送终。”

就这样,一辆敞篷吉普探路头车与保障车出发了,在“老船长”的带领下,李沅龙顺利完成从哈尔滨到通河县200多公里封冻江面赛道的勘查,绘制出几十张路线图,并在沿江危险点插上了安全警示标志旗。

从此开始,李沅龙每年冬天都奔波在松花江和黑龙江上为冰雪汽车赛事勘路。经过十余年的实战探索,现在李沅龙只要看一眼冰面雪面的颜色以及周围的地理环境特征,就能初步判断出冰面的安全程度,再打冰眼实际勘测,以确保赛道安全。业内人都说李沅龙是中国冰雪越野汽车运动的“首席赛道专家”,而这正是由无数次的冰河逃生经历换来的。

【体育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民间外交形式】

2003年1月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列入年度全国体育竞赛计划的第二届2003波司登 · 雪中飞杯中国松花江冰雪汽车挑战赛如期在哈尔滨启幕,这次赛事由省政府和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联合主办,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承办,比赛的赛道从松花江哈尔滨段,延伸到三江汇合处同江市,全程800公里。上百公里封冻的冰雪江面做赛道,清沟暗沟不时闪现,这让冰雪汽车挑战赛充满刺激和挑战。比赛吸引了瑞典名将韩佩这样的世界冠军车手,还有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和全国冠军王东江等。

中央电视台以此赛事为内容的四集专题纪录片《遥远的冰河》,应观众要求连播四次,点燃了汽车爱好者和旅游者“找冰”“玩雪”的激情,那一年哈尔滨接待的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李沅龙还在主赛区防洪纪念塔下的松花江冰面上建起了6696平方米、世界首个“汽车博览水晶宫”,展览国内外名车,一时间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此后,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同时举办的松花江冰雪汽车挑战赛,成为中国赛车界第一个连续12年举办的汽车赛事,至今已举办了13届。

2006年,被视为黑龙江省中国俄罗斯年开篇力作的首届中俄汽车争霸赛,由黑龙江电视台、省体育局、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汽车运动与旅游协会共同主办。来自广东、山西、辽宁和黑龙江的40位赛车手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26名赛车手参加。就在李沅龙率队出发前的一个月,发生了松花江水被上游化工厂污染的突发事件,虽然中国政府尽了最大的努力,防止污染扩大到黑龙江,但还是引起俄罗斯方面的紧张,特别是位于下游的哈巴罗夫斯克居民对中国的抵触情绪十分强烈。

在哈巴罗夫斯克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

省体育局领导担心外事安全,问李沅龙这次赛事还要不要进行?李沅龙说:“我们已与哈巴汽协签有合约,我们中国人是说话算数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去,要让俄罗斯人们看到我们的真诚和友好。”于是,李沅龙带领两国车队从哈尔滨出发,一路过方正县、伊春,在同江出境,绕过黑瞎子岛,通过黑龙江北岸进入哈巴罗夫斯克市。

当李沅龙一行中国车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俄罗斯海关大门时,却意外地受到欢迎。此时,当地的舆论热点已经从“中国水污染”转到了欢迎中国车手,关注两国车手成绩以及相关赛事新闻上。哈巴罗夫斯克的所有媒体都涌到赛场,记者的长枪短炮一齐瞄上了赛场上的中俄赛车手。狂热的俄罗斯观众在赛道旁支起烧烤架,边吃俄罗斯大串、喝伏特加酒,边看比赛,呼喊加油的助威声音不断。那一天仿佛成了哈巴罗夫斯克人的节日。李沅龙说:“俄罗斯人对汽车运动的热情,对中国朋友的热情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

为俄罗斯少年车手颁奖。

事后,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总领事范先荣对李沅龙说:“太好了!你们的冰雪汽车赛事,助力我们化解了一场危机。民间体育外交太有力量了。谢谢黑龙江人为中俄友好做了一件大好事!”

【打造世界级冰雪赛事 IP 站上新高地】

李沅龙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对冰雪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在南极三道街9号大院长大的李沅龙从小就是大院里的“孩子王”。冬天找一块木板,绑上两根8号铁丝就做成了脚滑子,蹬着它天天从道外区跑到地段小学上学。从工厂废料堆里找了几个废弃的铁圈儿,李沅龙便领着小伙伴用粗铁丝做成的手把推着铁圈,比试看谁在雪地里跑得快。

长大后的李沅龙学过体操、练过速滑、开过饭店与汽车修理厂、当过摄影记者和现场解说员,他的人生一直保持着冒险精神。1992年6月,李沅龙与长兄李志伟,骑乘国产幸福牌两轮摩托车,由哈尔滨出发,行驶2.5万余公里,跑了中国大陆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获得加盖省级政府公章的 24 位在职省长、自治区主席代表本地区人们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亲笔签名。在西藏岗巴拉山顶,海拔 5374 米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创下了骑乘两轮摩托车行驶海拔最高的吉尼斯纪录。16年后的2008年,李沅龙作为省体育局行业协会的先进代表,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哈尔滨站第166号祥云火炬手。

在海拔 5231 米的唐古拉山口请运输兵在奥运五环旗上签字。

“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封冻的松花江面简直是上天对冰雪汽车运动的恩赐。”自2002年李沅龙创办长距离冰雪汽车赛事开始,黑龙江省持续举办了13届松花江国际冰雪汽车挑战赛、17届神州北极漠河冰雪汽车挑战赛、8届中俄汽车争霸赛以及3届两极(华夏东极抚远 - 神州北极漠河)冰雪汽车挑战赛,创办全球首条在自然封冻冰雪赛道上的自驾游线路。近20年来,李沅龙已经和冰雪汽车项目“密不可分”。

2016 年第三届两极挑战赛勘路在北极村留影。

如今,李沅龙虽已年近花甲,但20年的冰雪汽车运动实践与学习,使其对哈尔滨未来冰雪经济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今年是哈尔滨市冰雪六十年,经过60年的发展和积淀,我们已经形成了冰雪文化集群。我相信重点打造、高起点定位、高质量发展时尚冰雪赛车经济,将成为哈尔滨冰雪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李沅龙说,卡塔尔世界杯的成功举办,让世人看到体育赛事对拉动城市旅游经济的魅力。“哈尔滨可以利用主城区段自然封冻的松花江面,建设全球第一个原生态寒地冰雪赛车场、全球首家冰雪自驾车旅游培训服务中心、全球第一个冰雪汽车运动博物馆,与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 · 冰雪汽车运动基地,组建冰雪汽车运动委员会总部基地等,形成集冰雪品牌文化、比赛、自驾旅游接待为一体的世界冰雪汽车赛事体系,打造世界级中国自主冰雪汽车赛事文化 IP。”

目前,李沅龙通过联合全国各省级汽摩协会,推出针对外省车友冰雪路面安全驾驶培训课程,形成集培训、实践、服务保障、冰雪赛道自驾游于一体的汽车文体旅项目产业链,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推进世界冰雪汽车运动之都建设。(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