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哈洽会现场,咱们黑土地特色产品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次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各类特色产品的质感和手感、各种美食样品和小吃……都能让观众体验到黑龙江省的独特美景和美食风味,各种有趣、独特的设计元素突出了黑土地的无穷魅力。本届哈洽会,通过打造好看、好玩、好吃的“打卡”项目,让观众在欣赏特色产品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文化体验,为本届哈洽会注入了满满的活力。
360度环拍,“云游”闫家岗稻田画
一走进北大荒展区,展厅内象征纯天然的绿色主色调让人们双眼立刻放松下来,带给人舒适的感受,在这个展区,汇聚了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和特色美景。记者看到,一处体验打卡区前有很多年轻人在排队,这里设置了一个圆弧形的空间,空间“壁纸”是著名的北大荒闫家岗农场的稻田画:棕色的拖拉机、绿油油的稻田、正在劳作的农民……盛夏中颜色层次分明的稻田美景尽在这张“壁纸”中,最特别的是,观众可以站在空间内依此做背景进行360度的环拍,仿佛置身于稻田画的现场。
“这次体验过后真想去闫家岗农场看一看稻田画,一定非常壮观!”市民刘烨被这个体验项目的趣味性深深感染,他特意扫描二维码,把环拍画面下载成一段10秒钟的视频,发在社交平台上,希望借助“稻田画”的热度让自己小火一把。该体验项目工作人员程先生说,哈洽会开幕以来,很多年轻观众都来“打卡”,通过他的介绍,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都市农业示范区,用别出心裁的环拍创意形式以小而精、小而特的微缩美景去展现咱们黑土地的风采。
毛绒绒的梅花鹿宝宝,为伊春生态代言
本届哈洽会现场,龙江森工展区被布置成一大片森林,展区原本的水泥地面也被工作人员精心“改造”成草地。森林里怎么能缺少野生动物呢?其实,徜徉森林中,再往前走两步,就能看到两只梅花鹿宝宝。这是真的!
在龙江森工展区通道显著位置,伊春市鹿溪牧场“展出”了两只东北梅花鹿宝宝,它们个头小小的,身上的圆圆斑点让它们看上去十分可爱,鹿宝宝摸起来毛绒绒的,有很多小孩子走上前轻柔抚摸它们,它们也乖乖“享受”着,眨着大而圆的眼睛仿佛在说:我一定是全场最可爱的生态代言人。
“两只宝宝最大能长到100多斤,而现在它们一个刚出生8天,一个16天。我们特意从伊春开车把它们拉到哈洽会现场,一路上喂牛奶,就怕怠慢了‘两位’代言人。”工作人员钟凤秋诚恳地向围观者介绍,希望小鹿的高人气能让更多国内外友人关注到牧场,关注伊春市的休闲观光和优质鹿产品。伊春被称作“祖国林都”,也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栖息于林区的梅花鹿让黑龙江省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更加大放异彩。
飘香小米粥前品尝“打卡”,借助“哈洽”产品销往澳门
“这次参加哈洽会,让很多南方游客对咱家肇东小米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已经有采购商来和我谈合作,将小米铺到澳门去销售。”肇东一家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丹谈起参展收获,难掩笑意。
她的展位在绥化市展区,为了推介自家小米,她特意支起小锅,现场熬粥,只20分钟一锅香喷喷的小米粥就熬好了,飘香的展位吸引人们驻足品尝,“这个小米粒儿咋感觉比外面卖的小那么多啊?但味道更香。”市民刘女士一边研究小米粥的展板,一边推荐同伴也尝尝。李丹说,这是咱们寒地特有的碱香小米,种植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令其自然生长,所以小米粒儿较一般的品种小。
一些广东、福建的客商对她带来的杂粮也很感兴趣,因黑龙江省黑土地天然具备农作物种植优势,于是很多南方客商都看好咱们龙江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一直很受南方消费者青睐。
体验贸易洽谈、专区展示……“哈洽”推动黑土优品发展壮大
黑龙江省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大粮仓”,它也正努力成为国人信赖的“绿色大厨房”。黑土优品展区在“哈洽会”B馆亮相,工作人员说,此次参展283家企业带来的672款产品,代表着被授权的省级“更优、更绿、更香、更安全”的优质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从这里被推介出去。
“短短两天时间,我们已经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有深圳的,有北京的,目前已经有几家正在洽谈中。我们工厂这边已经把样品发给英国,这个单子后续我们还会继续跟进。”哈尔滨健康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贾晶介绍。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褚丽娟表示:“我参加过很多次哈洽会,今年这次跟以往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这个黑土优品搭建的平台,让我们中高端的大米,有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在黑土优品展区,有大米、大豆、杂粮、鲜食玉米、食用菌、高端肉、乳品、冷水鱼、中药材、大鹅十大品类,同时还增加了山特品类的参展,展品种类更加丰富。通过“哈洽会”这个高水平产业合作和招商引资平台,充分展示了“黑土优品”省级优质农业品牌形象。在展区内,品牌形象展示区、产品展览区、产品品鉴区、网红直播区、贸易洽谈区等五大区域,分别按照十大品类进行专区展示,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四种感官,让人们实现沉浸式观展体验。
本届哈洽会,不仅加强了黑龙江省和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展示了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进一步推动了黑土优品的发展和壮大。
哈尔滨日报记者 陈悦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