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能力作风建设】迎难而上 攻坚克难|通河县“七精准”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08-31

2023年以来,通河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要求,坚持把经济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促投资、促消费、促项目、促企业等重要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为实现“双过半”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以“七精准”为主要着力点,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县GDP达到34亿元,增速8.5%,九县排名第一,经济发展整体向好,为全年实现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全县三次产业比例为39.8:7.1:53.1,地区生产总值96亿元、增长4.6%,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2.4亿元、增长18.6%,高于全市5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增长32.5%,高于全市40.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4%,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内资9.63亿元、增长109.3%。2023年,1-6月我县固定资产投资5.84亿元,同比增长18%;推进省市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51.4亿元,年计划投资14亿元,已开复工项目14个,完成投资6.92亿元;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亿元,占年初预算的54.9%,同比增长30.3%,已实现“双过半”目标。

一是精准对照压实主体责任。对照“双过半”任务目标,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将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细化分解,落实分包县领导、责任单位和赶超措施;责任部门“一把手”对本单位的考核指标,实行台账管理、挂图作战、死盯死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周研判、月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困难指标、进度较慢的落后指标,快速解决工作难题,确保顺利完成“双过半”任务。

二是精准施策狠抓招商引资。县“四个班子”牵头,立足我县资源禀赋优势,成立稻米、食品、生物经济及林产品等8个招商专班和2个服务保障专班,汇集223名通河乡友,动员各方力量广泛搜集招商线索。年初以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各专班负责人带队赴四川、广西、江苏、山东、北京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全县共签约项目11个,协议签约额148.9亿元,辛选鲜食玉米、三一集团零碳智能数字化产业园等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建设。

三是精准帮扶减产停产企业。充分发挥包联企业作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监督考评专班和全要素保障专班组长,紧盯生产下滑和停产企业,及时化解难题。针对中小米企进行专项帮扶,通过联大靠强、组团发展、嫁接盘活、拓展市场等方式,借助彩桥米业等龙头企业和稻米协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全力保增长。1-6月,共为企业提供厂房2.7万平方米,协调金融机构发放贷款8351万元,解决企业用工1100余人。

四是精准谋划加快项目建设。年初以来,组织召开项目谋划推进相关会议14次,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申报方向,组织各战线部门,利用冬季项目施工空档期,认真谋划储备项目,主动对上沟通协调,全力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建立党政联席会议机制,每周听取项目前期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并建立健全项目用地联合踏查、督促审批部门压缩时限、签约项目先行设计及招标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效。今年,全县共谋划重点项目74个(政府投资项目43个、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15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25亿元。

五是精准服务夯实平台基础。扎实开展土地储备、闲置厂区排查、标准厂房建设,努力实现“地等项目”“房等项目”助力企业轻资产“拎包入住”快节奏投产达效。年初以来,利用风电企业援建资金,在开发区内新建2.6万平方米的食品医药产业和农机装备制造产业2个标准化厂房;积极对接威海文明实业预制菜、桂林鑫晶琳食品、久久药业中药制剂、泰安福兴农机具配件等项目,轻资产入驻。

六是精准研究强化政策激励。聚焦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编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入企开展宣传解读,确保惠企助企政策直达快享。研究制定《关于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加快恢复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通河县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6月份,百家得食品、大海农机、中药六厂等10家规上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产值增长超亿元。

七是精准排查促进消费恢复。鼓励商贸企业参加“哈洽会”推介、组织“五一”“端午”等重要节日促销,推动线上线下结合,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回补,拉动经济增长。重点抓好商户法人注册工作,搞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限额单位新增入统工作,我县今年2月、3月对全县商贸企业进行了两次大排查,筛查出临规企业5户,目前,正在进行全程跟踪,力争5户企业年底全部入统。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委全会各项部署,立足通河实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争先晋位意识,压紧压实“四个体系”,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通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