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黑龙江省医学会、香港灾难医疗学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模拟重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卫生应急救援演练”在哈医大二院全科楼举行。哈医大二院、哈尔滨市急救中心、黑龙江省第二医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牡丹江市第二医院6家省内医疗机构与香港灾难医疗学会的专家组成救援队伍,10余辆医疗急救车辆,百余名医护、消防、后勤人员,参与此次应急演练。据悉,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已落户哈医大二院,尚在建设中,此次应急演练是救援基地提高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学习和训练国内一流卫生应急救援经验的重要契机,有效提高我省各相关领域协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能力。
现场指挥
应急救援演练共分为演练准备、信息报送与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结束和响应终止、总结与讲评五个阶段,演练内容包括:示范重大危险化学品爆炸灾害现场伤病员的处理流程;依据伤者检伤分类法,将伤者分类处理;使用不同的器材,处理各类型的伤病员;化学清洗(洗消);突发重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的人员防护、应急检测,调查分析等。
本次演练多家医疗机构联动,共派出8台救护车、1台汽车医院、1台应急处置车、1台物资车、1台指挥车,共动员医护、消防、后勤保障等工作人员80余人。演练还特邀北京电影学院的国家一级化妆师郭淑义和蒋美玲女士设计了高仿真造型。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紧张有序操作,共抢救处置“伤员”15名,包括3名“红色伤员”,4名“黄色伤员”、7名“绿色伤员”和1名“黑色伤员”,其中1名“血气胸”的“黄色伤员”在哈医大二院汽车医院上完成“胸腔穿刺置管术”。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调度下,救援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完成了所有伤员的现场处置及转运工作。
哈医大二院急诊科主任邓颖介绍,本次演练模拟先进智能化急救平台,实时云共享将“伤员病情”,取代传统的纸质记录和电话记录,展现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救援流程。
据悉,此次卫生应急救援演练吸引了省内15家医疗机构参与,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各部门密切配合,高效、平稳、安全,医护人员技术娴熟。参演的医生护士和指挥调度人员,真切地熟悉了卫生应急全过程,规范了应急处置流程,实操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田为 方若冰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