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能力作风建设】哈尔滨市法院推进新型审判执行团队建设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09-22

哈尔滨市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正向引领激励行动部署,秉持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全力打造符合司法实践需求和自身特色的新型审判执行团队,进一步完善审判执行权力运行、打造新型办案模式、健全团队管理方式、构建新型党建机制,持续推动法院干警干事创业精气神和能力活力全面提升,为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一、抓住“怎么办”,运用改革思维解决法院问题

一是科学研判,精准发力。哈尔滨市法院党组召开专题党组会议听取汇报,摸清审判执行队伍底数,研判改革方向和措施,审议出台《新型审判(执行)团队绩效考核细则》等3个配套制度,为团队建设铺路架轨,让团队建设有章可循。分管院领导协同配合,对分管条线审判执行团队组建情况进行审定,实现团队最优方案组建。

二是科学布局,精确测算。审判管理部门结合院机关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配比和近三年案件情况进行周密测算,指导业务部门开展审判执行团队建制,共组建办案团队47个,综合团队19个。其中民商事条线办案团队25个,综合团队9个;刑事条线办案团队8个,综合团队4个;行政条线办案团队4个,综合团队2个;执行条线办案团队10个,综合团队4个。

三是明确分工,精细管理。健全完善岗位履职指引,对原有岗位权力清单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团队负责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权力和职责范围,明细权责边界,达到优势互补,增强团队协作和工作合力,使审判执行权运行更为顺畅。

二、抓住“怎么建”,推进办案力量科学化配置

一是突出因才制宜。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把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法官推选到团队负责人的岗位。充分考虑各业务庭人才储备情况,组建团队时考虑年龄互补、专业互补、性格互补,将合适的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以发挥各自特长,相互促进提升。

二是突出因案制宜。在立案一庭设立快审团队,落实繁简分流;在民事审判部门按照员额法官办案特长设立专业化办案团队;根据本地区多发环境资源类犯罪的特点,在刑事审判部门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团队。

三是突出因事制宜。执行一庭按照最高法院执行事务分段集约管理的要求设立网络财产查控、执行事务、执行实施、财产处置、终本案件管理等5个团队,执行指挥办公室根据工作特点,只设综合团队不设办案团队,使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

三、抓住“怎么管”,促进审判团队效能化运行

一是在办理案件中锤炼本领。办案团队下设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在审判长的领导与指挥下协同配合,审查案件的重点难点焦点,进行类案和关联案件检索,推动专业法官会议意见和审判委员会决议的落实,聚力打造精品案例。

二是在总结经验中精进能力。各团队加强类案实务研究,及时提炼类案难点,总结办案经验,形成类案办理指引,统一裁判尺度,有效防范同案不同判问题发生。

三是在理论研究中提炼智慧。各团队认真组织专项研究、理论研讨等活动,发挥理论研究对审判业务的提升引领效应。鼓励专业化办案团队“走出去”,以交流授课、参加联席会议等方式,展现人民加强前瞻性司法研究和供给的成效。

四、抓住“怎么带”,实现审判团队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党建带队建。市法院坚持党的建设与审判团队建设一体谋划,同步推进,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落到实处。按照“支部建在庭上、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上”原则,由团队负责人担任党小组组长,党小组长既是审判团队业务负责人,也是党建思想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以此提升团队组织力和战斗力。

二是以名师带高徒。办案团队以法官为核心,团队负责人由副庭长和业务能力突出的员额法官担任,并且以团队负责人姓名冠名团队名称,增强团队的荣誉感。在组建团队时,综合考虑法官和法官助理的办案能力、知识结构、年龄层次、履职资历等因素,让成员在团队运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实现审判经验的有效传承。

三是以管理带业绩。制定团队考核方案,除审判业绩外,兼顾审判研究、工作写实、工作落实、工作作风、党建队建等方面工作。注重对审判团队整体的考核,赋予庭长对部门先进办案团队的“庭长评价系数”,以全面科学评价团队工作实绩;完善团队考核与公务员考核的联动,实现考核结果共享,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