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的高产田公顷产量突破4吨,今年天时好,产量肯定比去年好,大丰收!”依兰县种植大户李士伟今年种植了4000亩大豆,谈起今年的收成,他信心满满。眼下正是大豆成熟的季节,一串串沉甸甸的豆荚挂满豆秆,凭借优良种子和技术的加持,依兰县大豆全面丰收,农户钱袋子越来越鼓,种大豆的热情越来越高。
在达连河镇兴南村大豆高产示范农场内记者看到,一辆辆大型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倾倒,丰收的大豆被卡车运回存储,颗粒归仓,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虽然受雨水影响,但是预计今年我们高产地块的大豆亩单产能超过530斤,亩产增收40多斤,增收100多块钱。”达连河镇诚信合作社负责人韩志明告诉记者,该合作社共种植了15000亩左右的大豆,能达到增产增收这样的结果,与良种、良技的综合运用息息相关。
自2020年起,他们合作社就和中化农业MAP(现代农业平台)依兰中心合作,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大垄密”栽培法、“种菌同播”等大豆高产技术方案在15000亩黑土地高产示范农田“落地开花”。
“我们以农机、农艺相结合为基本种植方式,以优良品种和定制服务为技术载体,构建起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大幅提升产能。”中化现代农业(黑龙江)有限公司技术经理褚艳荣说。
“2023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41万亩。为切实做好大豆生产工作,我们组织动员农口干部进村、进户、进地块去推广大豆种植新技术和新模式,帮扶引导农户进行大豆种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光宇告诉记者,依兰县大豆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年均大豆种植面积保持在40万亩左右,大豆产量年均保持在1.2亿斤以上,一直肩负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任。
未来,依兰县农业农村局将和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建设大豆示范田,以探索出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可复制推广、科技种豆的“依兰种豆模式”。
马子涵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大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