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工作推进、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四个体系”部署要求,充分运用“四个体系”推动“五经普”工作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科学统筹、集智聚力、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各项普查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下一阶段普查登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构建领导责任体系,推动“五经普”工作有序开展。我市高度重视“五经普”工作,市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素保障,推动我市“五经普”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一是组织机构提档升级。打破以往普查机构组建模式,成立了以市政府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副市长为副组长,32个市直部门和18个区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五经普”领导小组,将“五经普”工作列为各单位“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市、区县(市)两级政府抓总、各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二是领导高位谋划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五经普”工作汇报,对“五经普”工作作出批示,将其列入市委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纳入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写入市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并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会、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五经普”前期筹备和单位清查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全力推进普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分管副市长在重要节点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普查工作会议,在办公室悬挂普查工作推进图,随时掌握普查进展情况,并深入社区和企业走访调研解决问题,强力推进普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普查要素保障有力。在各级财政运行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时拨付市及区县(市)普查经费,基本满足当前工作需要。普查办公场所以及普查设备物资同步落实,制作并下发了胸卡、马甲、宣传条幅和宣传画等普查物资,印制了入户流程及技巧、单位清查程序操作手册、行业代码注释、行政区划代码等工具书,有力保障了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同时本着“注重能力、选优配强”的用人准则,配备普查专兼职工作人员1200余人,选聘“两员”1.24万人,为扎实有序推进普查工作提供了坚实人力保障。
二、构建工作推进体系,建立机制助力普查提质增效。我市坚持早谋划、早调研、早启动,创新建立健全了培训指导、督导检查、“一办三所一队”、审核评估等普查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五经普”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创建“一办三所一队”协同联动机制。在原有“一办三所”协同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消防救援支队纳入“一办三所一队”经普工作组,共同破解“查找难、配合难、填报难”等问题,形成跨部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工作局面。二是建立全员参与普查工作机制。打破以往普查工作模式,由普查中心牵头,全局各专业共同深度参与普查,并将普查作为全局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推进,成立普查工业组、贸易组、服务业组、投资组、农业组、质量控制组、培训组、督导组和文字综合组等10余个工作组,全力推动普查扎实有序开展。三是推行周例会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每周定期召开“五经普”的工作例会,市经普办综合组(普查中心)汇报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普查各工作组汇报本专业普查情况,局领导根据普查进展情况研究部署工作;坚持每周召开区县(市)普查工作推进会,及时掌握“五经普”工作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研究推进普查工作。
三、构建督导检查体系,促进普查工作落细落实。采取日、周、月督办方式,对工作进展情况跟踪问效、督促推进、督导检查。一是建立包保督导检查机制。包保督导检查组下设6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和总师担任组长,主要针对五经普“三落实”情况、单位清查、普查登记等各阶段各环节工作,采取电话沟通、实地踏查、入户核实、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常态化巡回督导检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坚持督导立行立改,力保包保督导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推进约谈通报督导进展。主要对工作较慢、问题较多的区县(市)进行约谈通报,进一步提升对普查工作的重视,目前已约谈5个区县(市)。同时定期召开“五经普”工作通报会议,听取区县(市)和市行业主管部门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并对企业入统排查、单位清查、审核验收等工作进行通报,推动全市普查工作落实落细。三是健全审核机制督成效。始终紧盯数据质量这一生命线,制定了《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审核方案》,建立了市、县、街镇、社区普查员的四级审核机制,明确了审核工作流程、时间节点、注意事项,配齐市县两级专业审核人员、审核联络员,为提高普查登记审核效率和数据质量提供保障。四是开展普查宣传并督促落实。秉承“广宣传、齐发力、求实效”的宣传思路,精心制作了“五经普”主题宣传片、动画片,通过在线访谈、电视宣传片、户外屏幕播报、街路条幅以及微信等渠道载体,不断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努力提升经济普查的知晓度,赢得普查对象的理解和支持。
四、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普查工作创新创优。“五经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市形成了跨部门协同查找、相互佐证、共同确认、齐抓共管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筑牢协同配合的组织体系。市经普办采取多种方式对各个部门参与普查的工作分工和必要性进行调查摸底,最后确定了32个部门作为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及办公室工作规则,完善工作机制,筑牢了组织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局考核专班、各工作专班和责任部门联合开展季度平时考核,重点看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干部履职情况,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建立统计牵头,部门协力的评价体系。市经普办充分发挥了统筹组织、沟通协调、培训指导作用,强化了业务培训、督导约谈、包保检查、普查宣传工作力度,建立了部门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力度,评选出成绩突出的部门,分享经验和做法,共同做好普查相关工作。
通过有效运用“四个体系”,聚焦“五经普”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圆满完成了筹备阶段和单位清查阶段普查任务,我市各项普查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普查预期的核心目标“找全户”基本实现。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省统一部署,继续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扎实做好现场入户登记、数据审核验收等各项普查工作,为全省高质高效圆满完成“五经普”工作任务贡献哈尔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