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以水为媒寄哀思,哈市再添文明环保祭祀新方式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4-03-23

拿起一片纸,用笔书写上对亲人的思念,随即投入水中,随着信笺慢慢溶解,寄托悠长的思念。这是今年清明节到来前夕,哈尔滨市新推出的一种名叫“水溶祭祀”的新型环保祭祀方式。曾赴大连参加海葬活动的逝者家属,这个清明无需远行即可完成祭奠缅怀。这种祭祀方式将于本周末3月23日起正式在皇山公墓免费投用。

据统计,从2009年哈市在大连举办第一次海葬活动以来,十六年里,已举办了36次海葬活动,先后有1641个家庭的3140名市民参加,共有2443位逝者的骨灰融入大海。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环保的殡葬方式,已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参加海葬的家庭数也逐年增加,近两年来增长数量尤为明显。2022年,海葬纪念碑在皇山公墓天外天广场正式落成,为海葬者家属提供了一个追思缅怀的专用场所。


据了解,今年清明前夕,经过认真调研分析,皇山公墓确定引入与海葬环保理念高度契合的水溶祭祀方式,为海葬逝者家属提供更具满满仪式感的祭奠新载体。“水溶祭祀池”设置在海葬纪念碑旁,池中的信笺、千纸鹤、纸船等都是采用水溶纸制成,这种水溶纸是由植物合成的木浆制作,入水即溶,安全无污染。家属可以将对逝亲的思念和祝福写在水溶纸上,并亲手放入祭祀池中。“水溶相思,你我相连,纸上诉情,清明祈愿。”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在池水中渐渐散去,泼墨抒哀思。

另外,祭祀池中辅之以荷花烛光,海葬纪念碑周围黄色风车轮转,寓意“海魂—生命永恒”主题,表达出对生命轮回的敬畏和对在大海中安眠逝亲的追忆。

皇山公墓主任霍宏旭介绍,水溶祭祀方式首次推出,曾参加过海葬活动的家属可以不必再远行海边,祭奠形式方便简捷且环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推进我市文明生态祭扫提供更多可能,以寄托逝者家属的哀思。

清明祭扫高峰日期间,皇山公墓还将免费为祭扫市民提供风车、风铃、祈福牌等祭奠服务,结合“孝、敬、思”的文化理念,积极融入环保理念,倡导文明、绿色祭扫。(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