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独家!高考倒计时10天,哈六中名师讲政治冲刺备考策略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4-05-30

2024年是我省新高考第一年,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不但在考查考生各种能力上加码,考试时间也有所调整,尤其选考化学和生物的考生,两科考试间隔7个多小时。如何科学安排各科学习时间,将备考效益最优化,以良好的心态走进考场,稳定发挥,对于今年考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报记者特邀哈六中高三学年各科老师,讲讲如何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如何在考场上发挥最佳竞技水准以及各科答题技巧,在最后的高考冲刺期再为考生加把劲儿。

政治:制定复习目标做到“三清”,科学解题,规范答题

主讲教师:伊晓军,哈六中政治备课组长,中共党员,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政治学科备课组长,教龄26年。从教以来带过九届毕业班,教学成绩突出。曾被评为省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市德育工作者,市师德先进个人,区优秀班主任,多次市教育局记功。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考试内容由四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七个部分构成。内容比较多,从近两年辽宁卷考查的内容上看,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离高考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复习内容,又要保证学习效果和质量,抓住最后的提分关键期呢?伊老师分享了在复习备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对2024年参加黑龙江省高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制定好复习目标,做到“三清”

清点:在冲刺的最后关头,要侧重于知识框架的回忆和重点查漏补缺,特别是关键词的掌握和误区难点的梳理。对于学科内容有关联的内容,要进行织网式的梳理。注重单元、章节、条目标题从属关系和表述。不仅要掌握正文的主干知识,对于单元前言、课标题下方的小字、课本的小栏目、综合探究内容都要熟悉。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构建知识网络和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清题:有时间的话,可以再做一遍2022年和2023年的辽宁卷,体会情景材料和设问呈现的特点。整理近期模拟试卷的错题,并加以归类,侧重于错题的纠正、解题思路的规范、热点答案的组织等,在梳理试题的过程中回味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误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和易错点的落实,更重要的是纠正不良的解题习惯。整理错题要归纳要点、易错点,反思差距不足,从而获得自我提升。在整理习题使要注意从答案入手分析,研究答案生成,提升解题能力。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参考答案的构成,教材语言、时政语言、生活语言;参考答案为何这样设计,与设问有哪些关联,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结合的;参考答案的知识点是根据哪些有效信息调动出来的。增加材料信息或者更换材料中的某些信息,该如何作答;参考答案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参考答案的哪些语言可以转换或替换;除参考答案的知识点外,可以补充哪些知识点;如果改变设问角度(知识、主体),该如何作答。

清事:积累重大时政热点及其相关的重要表述、时政热词。时政术语的积累一方面来自于老师给予的指导,一方面可以在习题中获取。选择题的选项、主观题的情境材料和答案都是很好的获取信息来源。

二、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规范答题    

目前学生失分除了个别知识性问题,更多的是读题不仔细,或者对题意理解不准确导致的,所以答题时要给自己充分的审题时间。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对于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1.选择题巧用排除法(排误、排异、排倒、排重)

先看题肢,排除表述错误的选项;再看问题明确问题指向;结合问题和剩余的题肢对接材料,排除无关选项。

注意:语言表述错误不选,知识范围不同不选;时空不合不选;因果颠倒不选;偷换概念不选;夸张贬小不选;间接引申不选;以偏盖全不选;主次混淆不选;关系不合不选;自相矛盾不选。

2.非选择题,注意审题的逻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首先,审知识范围,明确用哪些知识解答问题。注意有时候从显性信息上看,知识范围比较大,但是在问题设计中,会通过隐性信息以明确知识范围。例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修改某法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这一设问的显性知识范围较大,是必修三的知识,但是隐形信息明确指向“法治中国”,知识范围大大缩小,指向性明确。如果学生不能全面把握设问中的信息,可能会答偏题。

其次,审题型问法,确定答题的逻辑结构。常考题型有原因意义类、措施类、评析类等。要结合做过的典型题,复习老师讲过的解题方法。每类题型有固定的解答逻辑,可以说是答题的“硬件”,如果解题方法和逻辑不清楚,就会出现说理不清、甚至是关键角度缺失的情况。

最后,审情境材料。依据前面对设问的解读,带着问题看材料会对情境材料有更清晰的认识。注意要划分层次,找出每句话的中心词,然后按照题型要求与知识对接,并对材料关键词进行术语转换。

总之,在最后的知识复习中,要稳住心态,有的放矢。增强自信、科学应对、全力以赴,决胜高考。最后祝2024年每一位高考考生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