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营造争先晋位、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市能力作风办“三治一创”工作专班在“哈尔滨党员之家”“冰城+”“冰城新闻”“哈尔滨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同步开辟“下基层、走流程、解难题”活动专栏,深度挖掘、持续推出我市各地各单位在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现场办公下基层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切实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惠民举措落实在基层。
摘要:市应急管理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入手,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一、背景情况
市应急管理局针对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特点,就如何压实政府监管、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构建统一的指挥体制、应急机制,应对自然灾害与突发事故等系列难题,积极创新应急管理模式,丰富应急管理手段,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构建安全生产体系
一是持续发力,夯实安全基础。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八大行动”、40项具体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331次、受训10886人。加快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传贯彻,排查整改重大隐患20项。推动企业建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10个、安全工程262项,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工艺15项。对49家培训考试机构进行全覆盖督查检查,深挖细究突出问题381项,坚决整治违法乱象,通过督导检查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细化分工,强化综合监管。制定市委常委和市政府领导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清单,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出台《哈尔滨市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厘清48个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推动落实“三个必须”法定要求。组织参加省安委会2023年度市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我市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获评优秀单位。
三是聚焦难点,开展安全整治。组织全市电动车消防安全整治,清理居民楼内集中充电场所367个,整治违规停放、充电、改装电动车26405台,建设电动自行车阻梯系统2302个、停放车位10309个、充(换)电柜383组、住宅小区充电终端4442个。起草制定《哈尔滨市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哈尔滨市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填补行业标准空白,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
(二)健全应急救援功能
一是高效反应,完善应急制度。推动市应急指挥中心安防云系统升级扩容,实现全市重点公共场所全覆盖。实施预警指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综合风险监测点位208个,动态感知预警灾害事故风险。紧盯重要时段,组织市县两级各部门建立联合调度应急指挥工作机制,1150人次进驻指挥中心联合值守,协调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前置备勤7500人、动用车辆装备15.3万台(套),圆满完成应急救援保障任务。
二是注重防控,强化应急保障。组织多轮次冰雪景观、景区景点安全隐患排查,每日对松花江重点区域冰层进行检测,形成检测报告,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各类救援力量连续驻守巡查冰雪大世界60余天,处置各类突发情况130起。春节期间,全局干部在冰雪大世界园区靠前值守,帮助排查解决重大隐患8项、一般隐患135项,协助引导游客1.2万余人次。
三是固本强基,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抓好培训演练。积极推动各区、县(市)整合民兵、消防、安全监管及社会救援力量,建立301支、13815人乡镇(街道)救援队伍,组织140个乡镇(街道)应急救援培训,提升“救早救小救初期”能力,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三、经验启示
一是领会精神,强化上层指导。全局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方向,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召开调度会议85次,安排部署安全生产、抗洪抢险、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等重点工作,亲临一线检查指导、调度指挥,高位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二是提升能力,创新监管机制。在市级监管的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工贸生产经营单位探索建立“安全生产信用脸谱”,与标准化捆绑推进,同精准执法无缝衔接,实现差异化精准监管。创新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方式,制定“三级标准化创建清单”,推动标准化创建,双预防机制建设提质增效。
三是创先争优,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推动机关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在事故报告、处置流程、队伍建设、指挥决策等工作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经验做法,被应急管理部评选为地方应急管理“良好实践”45个典型案例之一,为奋力开创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