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职起步可“加速”直通大学本科、文化课程由哈三中名师亲自授课、学成后化身理论实操“文武双全”的新时代人才……2024年夏天,30名冰城学子走进哈尔滨轻工业学校的校园,成为哈市“3+4”中本贯通培养批准设立以来的首批学生。崭新的人才培养制度是怎样运行的?这些学子想通过职教实现哪些梦想?对于全新的校园环境他们还适应么?新学期伊始,记者来到哈尔滨轻工业学校,探访这些学子们与众不同的职业教育“初体验”。
3年中职+4年本科,师生共同开启崭新体验
学课文、做习题、练口语……记者在“3+4”中本贯通班英语课的课堂上看到,学生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与其他高中的教学模式并无不同,据介绍,这30名学生在今年中考中的成绩都至少达到了市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所学的专业为食品加工工艺专业,转段本科哈尔滨学院对接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们前3年在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单独编班培养,文化课由省重点高中教师授课,专业课以及高二开授的技能实操由哈尔滨轻工业学校专业教师授课,学生们在完成三年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后,经考试成绩合格颁发中职学校毕业证书。经转段考核合格后,即可到哈尔滨学院继续4年本科学段的学习,学习期满符合要求者可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学士学位证书。
“其实不光是对于这些孩子,对于我来说,来到中职授课也是一次崭新的体验。”来自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英语教师陈永红告诉记者,虽然学生们在初中时的学习基础有一定的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都有十五六岁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由于刚刚开学不久,所以目前我在课堂上还是采取了降低难度、巩固基础的教学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跟得上,能去写、能去说。整体而言学生们的状态都很不错,相信只要他们能够按部就班地跟住老师,在英语学科上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陈永红老师说。
“3+4”中本贯通班的班主任矫佳陈琦老师说,对于首批入学的这些学生,她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学习能力不错,自律性很好。“因为我们是一个试点班,之前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所以我对于我的学生们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和孩子们一道,做好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矫佳陈琦老师说,在教学上,学校设置了助教角色,与哈三中老师和学生们一起上课、一起写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除了学习之外,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余活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提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3+4”为学子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因为‘3+4’中本贯通属于一个比较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让我在这个阶段就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上家里本身是从事食品相关行业的,所以在与家人商量后,就共同做出了来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就读的选择。”“3+4”中本贯通班的林青霞同学告诉记者,入学以来她对于新的校园生活总体感觉还不错,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能够在未来自主创业,在食品相关行业大展拳脚,实现人生价值。
“其实我在中考中的发挥并不是很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哈尔滨轻工业学校,没想到身边的同学们还都非常优秀。”同样来自“3+4”中本贯通班的张继超同学说,自己从小就对做饭非常感兴趣,当得知有这个报考机会时便告诉了家长自己的想法,“我的家人也很支持我,希望我能通过在中本贯通班的学习,在未来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党委书记贺国祥告诉记者,“3+4”中本贯通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是哈市教育创新的标杆,通过中职校与本科院校的协作,致力于构建高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打通纵向贯通学生成长通道,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典范。“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因此,我们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哈轻工校、哈尔滨学院、哈三中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成功打造中本贯通的样板,推动哈市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