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全国模范!她在哈工大当“铁将军”32年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4-09-29

“这些小小的元器件见证了老一辈哈工大教师培养一代代学生的过程,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哈工大学子从这里走向祖国各行各业。”9月14日,哈工大博物馆教学仪器和笔记展厅内,刚刚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王淑娟教授深情讲述着哈工大人代代相传的教学传统和育人情怀。作为哈工大“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参观路线”首场活动的讲解人之一,她和现场的青年教师分享心得:“老一辈哈工大‘八百壮士’铸就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教学作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师生,成为所有哈工大教师始终恪守的育人准则。”王淑娟教授既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做的。

生活中“慈母”关怀备至,学业上“铁将军”把关严格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助理研究员李策从2013年到2023年本硕博的导师都是王淑娟老师,“在生活方面,王老师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学生,她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我们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是否遇到了问题,是否需要老师的帮助。”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谈心过程中他咳嗽了几声,王老师关切地询问原因,得知他曾经有慢性咽炎的病史,天气变凉时会阶段性发作后,硬是把自己的脖套送给了他,并帮助联系医生经常“监督”就医情况。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李智超教授从大三就开始跟着王老师学习,本科时候的一段“小插曲“让他记忆犹新。“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打游戏,细心的王老师发现后,几次找我谈心,我都躲着不敢见,后来她大胆地找到我,像家长一样从我的角度分析利弊,语重心长地开导我,我非常受触动。”在王老师的不断提醒下,李智超渐渐走了出来,最终以年级第二名的成绩顺利保研。

上世纪50年代,哈工大电工基础教研室俞大光老师因课程考查非常严格被称为“铁将军”,王淑娟老师也是绝对的严师。“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被王老师要求修改了多轮,真正体验了‘铁将军把关’的传统。”如今已经留校工作的李策清楚记得:“王老师对论文中理论分析不够深入、测试数据不够精确、语言表达不够精练、可读性还可优化等一一提出了修改建议,并耐心讲解修改思路,让我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李策的本科毕业论文获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王淑娟老师对自己的“铁将军”式教学作风从不讳言,“我从不刻意取悦学生,甚至对学生相当严格。”她回忆,曾经有一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来找她“通融”,她找出这位学生一学期内8次随堂测验作业和实验成绩统计的电子表格——给学生看,学生起初吃惊于老师的细致认真,随后诚恳表示积极准备补考。

兢兢业业地准备每一节课 分毫不差地给出每一份成绩

2021级本科生王德栋永远也忘不了大二时第一次进入项目,王老师带他们做实验的场景,“她和我想象的大教授不一样,竟然从怎么绕线圈开始手把手教我们,让我们这些科研‘小白’特别感动,避免了我们很多尴尬,在手把手中帮助我们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对此,王老师常说“我们不仅要坚守哈工大‘规格’,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兢兢业业准备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回答学生提出每一个问题,批改每一本作业、每一份试卷,分毫不差地给出每一份成绩,我们更要扎扎实实练好哈工大‘功夫’,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从教32年来,她一直坚持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讲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电路可靠性设计等课程,4000多名本科生听过她的课,指导研究生近百人,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21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励32项,同时,她致力于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激励吸收更多优秀学生直接参与重大项目,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做老师就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近5年,她所指导的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24项、省级奖励26项、获2022“智创未来”强国青年创业者提名奖、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奖、黑龙江省新锐青年企业家等称号。如今也肩负着立德树人使命的李智超表示,“王老师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榜样,我如今带学生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方法。”

希望你站在国家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待你的课题

“希望你进入团队后,能够站在国家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待你的课题,而不是仅仅为了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如果你能做到,老师相信你在哈工大的日子将是充满激情的,感到幸福的。”就是这段话让当年大二的李策坚定地选择了王淑娟老师作为导师,“她没有讲就业去向、团队氛围,讲的是更高的目标和格局,是为国奉献的理想信念。”

王老师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很多优秀毕业生,但她说:“学生的成功不应用职位高低或薪资水平来衡量,而要看他们是否能在所从事的领域取得成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晰的价值观和坚定的责任感。”

“我最高兴听到的是学生们在毕业多年后告诉我,他们依然受益于课堂上学到的思维方法和做人做事的原则,尤其是他们依然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热情。”

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王淑娟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唯有热爱与坚持不可辜负,在嘈杂的背景下请你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指引,让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志趣点燃你梦想的火焰,带领你以“水滴可穿石”的韧劲、“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的勇气,专注于前沿科学研究领域、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十年甚至数十年磨一剑,磨出特色、磨出亮点、打造品牌、填补空白。这是王淑娟老师对毕业生的期待,也是所有哈工大教师对哈工大学子的期待……

马晓雪 哈尔滨日报记者 纪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