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时常让我魂牵梦萦而又热泪盈眶。”在谈到自己为什么想要当兵时,哈工大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蒋昕洋说:“没有任何原因,只是我这一辈子,有这么一件事儿,我一定得干。”
种子萌芽 立志参军报国
蒋昕洋出生在一个拥军崇军的家庭里,他和哥哥从小就听爷爷讲部队里的故事,种子就这样播种了下来。2015年,他的哥哥光荣入伍并参加了守卫边境工作,在平安归来后,哥哥向他讲述了在部队里的所见所闻。他说:“或许就是从那时起,我与部队的羁绊变得更深了。”
2018年蒋昕洋考入哈工大威海校区,他的家里人中有两位都是哈工大校友,他自小就深受哈工大影响,于是毅然决然报考了哈工大。从参观博物馆到聆听“八百壮士”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耳濡目染中他感受到哈工大人许党报国的红色基因,更加坚定了他参军报国的信念。但当时的蒋昕洋身体素质还远达不到部队的要求,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减肥,穿破的鞋子、磨烂的血泡,见证了他每晚不畏风雨的十公里,最终体重从173斤减至118斤,他拥有了通过体检的底气,也牢牢握住了逐梦军营的入场券。
汗水浇筑 少年蜕变成长
2020年12月9日,他看见辅导员老师在年级群发了一条消息“关于做好新年度春季征兵准备”,就在那一瞬间他的全身沸腾了,他直接在全国征兵网上填写了自己的报名信息,他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仅凭自己一人作出的最果断、最正确的决定。
从那时起,他总会在镜子面前反复练习军礼,每每想起自己即将穿上军装,他的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2021年3月,他如愿戴上了大红花,穿上了军装,进入部队营区的第一眼看到营门那面墙上镌刻着的“高原火箭兵”精神“扎根、过硬、奋斗、奉献”,他特别兴奋,“我知道,我来对了地方。”蒋昕洋说。
但是刚到新兵连,高原上稀薄的氧气让他正常走路都显得很吃力,以至于第一次摸底考核所有科目全线飘红,他暗自发誓绝对不能给学校丢人,绝对不能辜负自己热爱的事业。从单杠上的“还能再拉2个”到跑道上的“还能再冲400米”,练到第二天早操的队列训练能站着睡着,他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实现军事素养从连队倒数到名列前茅的飞跃,军事技能考核总评优秀,同时获得“优秀新兵”表彰,作为新兵连唯一“双优”结业。
与班长闲聊时他得知这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单位,是钱学森老先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一刻,他热血澎湃,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干出一番成绩,不辜负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当晚,经过深思熟虑,他郑重地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表现优异,他光荣地成为同年兵员中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
下连分配时,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在他的坚持下,他如愿去到目标分队,作为应急机动力量在各项任务中辗转奔波,因表现突出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并记战备训练嘉奖及执行某重大任务专项嘉奖各一次,并且,他顺利通过了组织的考验,被正式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熔铸两年青春,他成功实现了从一名青涩学生到钢铁军人的蜕变。
回归校园 带着不服输的精神
退伍离队,为了不耽误学业,他在家办完手续后便没有逗留迅速回归校园,对专业知识的大篇遗忘,全新的课程摆在面前,巨大的危机感油然而生。“部队教会了我很多,唯独没有屈服,以前在部队我没有给学校丢人,现在回学校了我也绝不能给部队丢人。”蒋昕洋说。
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追赶已经落下的进度,得益于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帮助,他顺利地融入了校园生活。在期末考试中,他的学习成绩排名专业第二。怀着这份感恩他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作为退役大学生教官参与新生军训工作,为新同学们上好大学第一课,受聘为朋辈导师,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在座谈会上,为同学们讲解军营情况和征兵政策,在军事体验活动上,带领同学们学习战术技能,与多名有意愿参军的同学深入交流、答疑解惑,坚定了他们携笔从戎,将青春融入祖国伟大国防事业的信心。
立鸿鹄志 践行初心再出发
今年,他以综合排名专业第一的成绩来到校本部能源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他说自己对哈工大有很深厚的感情,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与“扎根、过硬、奋斗、奉献”的高原火箭兵精神不谋而合。
“还记得在刚开学时的新生见面会上,我的导师就嘱咐我们一定要将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紧密相连。”他每天扎在实验室中在新能源领域深入探索,想要延续从为国执剑的一线战士到为国铸重器的哈工大学子的那份责任使命。他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甲醇重整制氢发电系统产业化项目,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黑龙江省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发展。
最近,他正在准备参加零碳未来创新大赛,与队友一起研究船用太阳能氢能混合动力系统,为船舶装上更强“心脏”,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
读研之后他依然秉承服务社会的初心,他走进拜泉县龙泉镇中心学校,为那里的孩子们讲解飞机的发展历程,启蒙科学思想,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组织同学赴东北烈士纪念馆实地学习,担任校园青春夜跑志愿者,主持国防大讲堂……他说,未来自己想做一名选调生或者直招军官,尽自己所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让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
热血军魂,永不褪色,相信他将带着军人的顽强意志和哈工大人许党报国的优良传统,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用爱国奉献诠释青春的价值。
张又元 哈尔滨日报记者 纪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