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找准比较优势和突破口,助力产业发展、项目落实落地。尚志市一面坡镇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实现科学重建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谱写发展新篇。
一面坡镇在探索乡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大胆想新招出实招,激发内生动力。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历史资源,着力在乡村休闲“短旅”、基础设施改造、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深挖细掘。
一年前,面对洪水侵袭,一面坡镇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驻村工作队及广大志愿者,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实现了从抗洪救灾到灾后重建、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近日,记者深入一面坡镇,见证这一年来该镇在灾后恢复重建及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果。
路桥建设:重建之路坚实前行
不断擦亮和美乡村底色,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美丽乡村项目建设。遭遇灾害,一面坡镇的基础设施受到重创,道路、桥梁损毁严重。面对挑战,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截至目前,已修复水毁道路102954延长米,其中,硬化路面69924延长米,砂石机耕路33030延长米。同时,4座水毁桥梁已完成修复通车,进一步畅通了交通网络。
一面坡镇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聚焦聚力,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设备,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为全面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底盘”,夯实了建设“基石”。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路修好了,桥也架起来了,我们的心也踏实了,不用担惊受怕了。”
农业设施:重焕生机助力增收
在农用设施重建方面,一面坡镇同样不遗余力。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座座新建的钢结构蔬菜大棚、日光温室拔地而起,与农户自行修复的木结构大棚相映成趣,共同绘就了一幅农业复苏的壮美画卷。
一面坡镇共重建钢结构蔬菜大棚108栋、日光温室4栋、钢结构水稻育苗大棚311栋,并补贴农户资金用于修复和新建。当地一位合作社理事长激动地说:“这些新建的农业设施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更增强了我们抗灾减灾的能力,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一面坡镇锚定“旧貌换新颜”的工作目标,着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同发展。年初至今,一面坡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0195立方米、清理沟渠61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农业废弃物298立方米、清理柴草垛24堆,新建木艺栅栏16531延长米、安装农户门桥163户,栽种花苗20000株、栽植绿化树3000棵,为群众创造更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添绿赋能。
房屋修复:安居工程温暖民心
房屋是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一面坡镇高度重视群众住房安全问题,通过协助修复危房、重建倒塌房屋、补贴购房资金等多种方式,保障受灾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截至目前,已协助修复B级危房1064户、C级危房327户,重建D级倒塌房屋47户,共计投入资金1733.82万元。同时,积极为脱贫户申请房屋保险和防贫救助保险,有效防止了因灾返贫现象的发生。镇北村村民魏春萍感慨:“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新家建好了,生活有了新希望。”
与此同时,一面坡镇结合当下“大干50天 盛迎亚冬会”环境提升攻坚行动要求,举全镇之力开展违规建筑、危险房屋清理整治工作,旨在打通生命通道,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计拆除违规建筑1200余处、总面积超1.4万平方米;拆除危房120余栋、总面积超7000平方米。统筹维护好一面坡镇的整体建设和规划秩序,着力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
站在新的起点上,尚志市一面坡镇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深知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恢复原貌,更是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将一面坡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迎接亚冬会的到来。”
一面坡镇正逐步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使这座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百年老镇能够早日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王逸轩 李东鹤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东/文/摄/视频拍摄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