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铝材市场收缩严重和行业内卷加剧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东轻从市场到现场全周期统筹成本压降。1—9月,东轻累计压降变动成本较既定目标多降本4.8个百分点,为企业完成年度经营指标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最大限度消化原辅材料、电力、天然气等价格上涨影响
“把现场中的点滴小事作为出发点,盘活‘沉睡’要素资源、激发‘蛰伏’降本潜能,才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道路。”东轻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国在东轻2024年降本工作会议上说。今年以来,东轻摒弃粗放的管理模式,精细管理、精准管理,从市场到现场全周期统筹成本压降,最大限度消化原辅材料、电力、天然气等价格上涨影响。
通过增大退火炉装炉量,降低能耗,合理控制装炉和送电升温时间来“削峰填谷”,节约能源成本;通过提高物料单重,精细控制毛料板材切边材料余量等措施减少几何废品……东轻在“细”中琢磨,在“精”上使劲,1-9月,东轻实现原材料降本较目标多降本8.3%。
东轻还在“小改小革”中“聚沙成塔”。打带器改造,用铝带及铝带扣替代钢材制品;对熔化炉、保温炉加装自动退出装置,减少铸铁保护管损耗;85MN拉伸机对中装置改造,减少下表面划伤……1-9月东轻收集“五小”合理化建议项目100余项,实现降本增效超200万元。
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使科技降本成为发展原动力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东轻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使科技降本成为效益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原动力。为此,东轻推进工艺改进创新,以成品率指标提升带动降本。1—9月,东轻成品率大幅提升。其中,电池壳产品通过加强乳液清洁维护及辊刷使用管理,推进热轧7字点焊,1—9月,电池壳产品成品率较计划提高7.5个百分点。“我们结合对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优化电池壳生产工艺,每炉缩减均火时间5.5个小时。”技术中心副主任付金告诉记者。
东轻积极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更多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在中频炉改造项目中,东轻把智能化嵌入生产管理的全链条,持续提效率、保质量、降成本。东轻创新金属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废铝预处理和熔炼能力为抓手,不断提升再生铝使用量。1—9月,东轻熔铸厂再生铝使用量创历史新高,综合废料使用比超57%,废铝“变身”,点燃东轻降本新引擎。
设备改造创效超400万元,严把投资出口采购额同比降低超1.5%
为实现各生产线高效、平稳运行,东轻严抓设备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管控,东轻一方面严抓设备日常维护,挖潜设备产能,以稳定的高产量输出摊薄固定成本费用;一方面严抓装备升级改造,改造、取缔、关停高能耗设备,积极引进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的新型设备。1—9月,东轻通过改造热轧机余热回收装置,创造效益超400万元。
东轻把价值创造作为检验经营成效的标准,严控成本,能降则降。在采购成本上,东轻今年以来提升集中采购比例,严把项目投资出口关,完善供应商竞争机制。1—9月,东轻通过加大二次议价、询比价、修旧利废、集采等方式合计实现采购额同比降低超1.5%。
张雪濛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鸣霄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