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东北林业大学了解到,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终审决赛浙江场在中国计量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落下帷幕,东北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骁桐、周静怡、孙浩洲同学共同完成的《竹基光功能材料》项目从全国65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实现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承办地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聚焦“卡脖子”技术,瞄准社会重大课题及现实问题,以“政企发榜、竞争揭榜、开榜签约”的方式,由政府、企业等单位提需求出题,面向高校广发“英雄帖”,学生团队打擂揭榜。专项赛共吸引2.7万余人参加,共有6500余件参赛作品;最终来自全国410余所高校和企业的1950余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
2023年是“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的启航之年,东北林大《竹基光功能材料》项目是在“以竹代塑”战略背景下,以创新的视角,探索出“以竹代塑”的新方法。项目解决了石化基发光塑料原料不可再生、不可降解、制备流程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创新竹材纤维高效解离技术,通过调控解离溶液组分、配比、温度等因素,对竹材细胞壁进行可控拆分,进而获得具有限域发光效应的竹材纤维。通过发展可控重组技术,调控所获得竹纤维间共价与非共价作用力,将发光纤维转化为薄膜、泡沫与粉体材料。通过生产环保的竹基光功能材料,实现对传统发光塑料的有效替代,广泛应用于防伪、包装等领域,可以有效减少发光材料中的白色塑料污染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从揭榜到研发,一路走来时间紧、任务重,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次次地推倒重来,一次次地反复修订,直到接到获奖通知,我才感到这一路的艰辛是值得的。”团队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林业工程专业的李骁桐说,“我们研发的竹基光功能材料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竹资源大国的优势,以一种低成本、可降解的方式去替代现有的塑料制品,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意义。”
团队从选题到成功揭榜,历时6个多月,材料学院陈志俊教授、李淑君教授、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张亚慧研究员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团队调研走访相关行业企业,结合选题深挖企业需求,整合团队科研优势资源,攻坚克难,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