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年加工产量1750万斤,销售额8000多万元|“亚沟黏豆包”包出致富大产业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4-11-24

入冬后,阿城区五谷登食品加工厂格外忙碌。这家企业位于“中国黏豆包第一镇”阿城亚沟,乡亲们正忙着打包、贴邮单、装车待运。企业负责人仲小艳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能接到大量订单,24小时生产还供不应求,按往年经验,这种情况得持续到明年春节前……”

近年来,阿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黏豆包特色产业做文章,昔日的一家一户式小作坊已经发展成机械化、规模化的加工企业。其中,亚沟街道年加工黏豆包1750万斤,实现销售额8000多万元,小小黏豆包已成为连农带农发展的大产业。

改变生产销售方式,效益明显提升

走进“五谷登食品”厂区,流水线一样的生产环节一目了然。生产车间里,乡亲们将黏米面和红小豆馅料分别装进机器,一个个黏豆包瞬间完成,推进蒸箱蒸熟,再送进冷库,又一批产品就进入了待发货状态。

仲小艳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是用人工包黏豆包,去年,引进了黏豆包生产线,效率提高许多。”今年,这家企业的销售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以线上直播销售为主,迅速打开了市场。自10月17日开始生产以来,企业的“井大姐”牌黏豆包销售量持续上升,进入11月后,平均每天能卖1万多单,最多一天卖出3万余斤。入冬后,企业每天24小时生产,日产3万斤左右,供不应求。记者见到,眼前这批邮单已发往河南、广东、宁夏、福建、浙江等地。

黏豆包产业兴旺,乡亲们也得了实惠。“五谷登食品”有70多位乡亲参与黏豆包生产,每人每天工资150元,大家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村民老刘笑着说:“往年这时候都‘猫冬’了,现在是冬闲不闲,守家守地把钱赚,这黏豆包真成了咱致富的金元宝了。”

打造家乡品牌,做大做强富民产业

亚沟黏豆包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金代。为提升黏豆包的“家乡品牌”价值,亚沟街道围绕打造“中国黏豆包故乡”的发展目标,扶持黏豆包企业做大做强。2016年,亚沟黏豆包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头企业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024年,亚沟黏豆包纳入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天一”负责人葛红东介绍,2024年,黏豆包团体行业标准和哈尔滨地方标准公布实施,提高了黏豆包产品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使亚沟黏豆包品牌更具竞争力、影响力。截至目前,亚沟街道已培育出“亚沟”“笨磨坊”“井大姐”“陈金生”等一批知名黏豆包品牌及“龙江老字号”“哈尔滨老字号”企业。

同时,阿城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经营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宣传推介亚沟黏豆包品牌。去年,阿城区举办了亚沟黏豆包美食文化节,进一步提升了亚沟黏豆包的影响力。

创新擦亮品牌,助力冰雪旅游

当地佳乐黏豆包加工厂的高俊荣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亚沟黏豆包的品种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当初的黏玉米为皮、红小豆为馅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黏玉米、大黄米、糯米、黑米作皮,红小豆、红芸豆等作馅的多个品种。品种丰富了,口味增加了,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受欢迎程度也在提高。

仲小艳介绍,今冬黏豆包销售量持续走高,除了销售方式有变化外,与哈尔滨持续火爆分不开。黏豆包已成为哈尔滨的一道特色美食,是外地游客来哈尔滨必吃的美食,蒸着吃、煎着吃、烤着吃都可以,在旅游市场的强力带动下,“井大姐”牌黏豆包今年的销量有望突破200万斤。企业在今年扩大了生产规模,产量、销量和用工量都有明显提升。明年,该企业还准备继续扩建厂房,添置新设备,同时,将开发新产品,让“井大姐”牌黏豆包占有更大市场份额。

亚沟黏豆包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亚沟街道一位负责人表示,亚沟街道还在谋划举办“黏豆包大集”等文化活动,持续提升亚沟黏豆包的影响力,同时,将加强黏豆包产品在种植、生产等全过程管控,实现黏豆包产品“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哈尔滨一张响当当的美食名片。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文/摄/视频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