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他“手把手”传帮带 填补了逊克县医院腔镜室多项空白

来源:冰城 + 2021-11-02

2020年12月31日,就在人们完成一年的工作,准备迎接新年的时候,康永明作为黑龙江省医院对口支援的队员再一次来到他已经熟悉的地方——逊克县人民医院,这次他是应邀而来。

初到边陲小镇

康永明是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三科医生,一年前,他作为黑龙江省医院对口支援第21批队员辗转来到了这个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边陲小镇。这也是黑龙江省医院与逊克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的第11年。

康永明医生对口支援的是消化腔镜室。然而,逊克县人民医院腔镜室根本没有独立的区域,与病理科共用办公室与操作间,共有两名护士,没有自己的胃肠镜操作医生。如有患者需要胃镜检查的话,每周末需从黑河市外请医生来做,而肠镜更是许久没人触碰。

加强培训“传帮带”

设备的老旧与技术的空白让工作困难重重。但是,这些都难不倒康永明。经过深入考察了解实际情况后,康永明将科室重新合理化布局,将腔镜室独立出来,并制定了科学细致的工作制度,规范了胃肠镜的操作及洗消流程。对于技术的传授和人才的培养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他通过多次讲课、培训,以及手把手教学指导,培养了腔镜室医生两名,专科护士两名。他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以及热情和蔼的为人处事态度,迅速获得了当地医护人员以及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曾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可见一枚3.5x3.5厘米息肉样肿物,当地多个医院都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找到康永明医生后,他仔细观察图片,发现肿物较大,表面呈结节状,不排除恶性,但是肿物有蒂,而且蒂的表面黏膜光滑,如果从蒂的根部切掉则有可能完全切除病灶。为了将创伤风险降至最低,康永明决定尝试内镜切除。然而肿物过大,根部有较粗大血管,普通切除后容易并发大出血。而尼龙绳套扎技术又很依赖护士的手感,而配台护士并没有相关经验。于是他下载大量的操作视频,和护士一起,多次反复在体外尝试、练习,做到胸有成竹。操作那天很顺利,术后病理提示为早癌,切缘阴性,达到了内镜下彻底治愈,避免了更大的创伤。

随着预约做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预约到一个月以后。为了缩短大家等待的时间,康永明每日加班加点,并放弃了多个休息日。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超负荷工作后愈发的严重,后期每晚都会有腰疼,他就自行热敷,第二天口服止痛片继续工作。支援结束时,逊克县医院院长亲自题词的荣誉证书上写道:康永明同志,在2020年上半年对口支援工作中,技术精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真正起到了“传、帮、带”作用,为医院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特授予“对口支援突出贡献优秀医师”。

腔镜室由弱到强

由于逊克县人民医院的需求和邀请,受省医院指派,2021年上半年,康永明再次回到了逊克县支援。如果说,第一次支援是让逊克县人民医院腔镜室从无到有,那么第二次则是让科室从弱到强。康永明不断开展新技术,填补了逊克县医院腔镜室历史上的多项空白。从联合麻醉科开展无痛胃肠镜,到息肉的冷切除、电凝止血、APC、EMR以及后来的尼龙绳套扎治疗较大粗蒂息肉、NBI电子染色+放大观察早癌、取异物等,大幅度提升了县医院医疗水平。在逊克县人民医院支援期间,康永明共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1269例,其中发现并治疗早癌60余例,避免了多人的病情恶化,护佑了逊克百姓胃肠健康。

现在的逊克县医院腔镜室,搬迁到了更宽敞明亮的办公区,拥有最新的奥林巴斯290胃肠镜机器,自家医生和护士的身影忙碌穿梭于各个工作区。看着这一幕幕的改变,康永明说:“黑龙江省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大好举措,很荣幸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我。我将继续听从指挥,竭尽所能,助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