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在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一场融合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3名听障学生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首次尝试运用AI绘图工具制作全国爱耳日主题宣传海报,展现了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将学科与智能技术融合的创新探索。
作为全国爱耳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教育深化学生对听力保护的理解。教师团队提前一周开展知识科普,将耳部结构、噪声防护、助听设备维护等知识融入教学课件。同时引入AI绘图软件的图形化操作界面,通过视觉化指令输入降低技术门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健康聆听 无限沟通”的核心创意,部分学生绘制了象征声音的音符,教师指导学生将视觉元素转化为AI可识别的关键词,然后利用AI生成的多版设计稿,学生自主调整海报的视觉层次,并利用AI工具起了名字。经过3个小时的创作,最终呈现出3幅兼具科普性与艺术性的海报。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特教模式,通过AI工具实现了表达赋能,视觉化创作弥补语言交流障碍,让听障学生获得平等表达机会;认知深化,将抽象的爱耳知识转化为具象设计元素,强化学习效果;技能拓展,参与学生掌握基础AI绘图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开辟新路径的三项提升。这场融合特殊教育与人工智能的实践不仅展现了科技助残的无限可能,更成为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创新的新亮点。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潇
(图片由市特殊教育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