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结束后,木兰县田间开始了新一轮忙碌,秸秆被打包压块,成为畜牧业的过冬饲料。木兰县供销联社为全县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搭建平台,大机械化助力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
连排饲料收储机驶过,田野里扔下一排排压成方块的秸秆,养殖户们在忙着收集运输。木兰镇养殖大户庞纪春说,这样处理后,饲草能更好地糖化。饲草是养牛户眼中的“宝”,冬春两季每头牛每天饲料成本为六七十元,充足的干草必不可少,大机械化收储饲草为养殖户摊薄了饲料成本。
建国乡新生村党支部书记刘海民说,青黄储饲料以鲜食玉米秸秆为最优,糖分高、营养足,本次饲料收储也集中在鲜食玉米种植比较集中的建国乡和利东镇展开,养殖户和种植户的积极性都很高。
建国乡的种植合作社与利东镇的农机合作社达成秋翻整地协议,推广土地代管、托管服务,扩大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作业范围和规模;养牛大户、养殖合作社与农机合作社合作,将秸秆打包成饲草,备足过冬饲草。
木兰县每年饲料收储作业都在秋收后展开,既为农户秸秆离田找到了出路,又为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解了难题,农机合作社的大型机械在农闲时又找到了活儿,木兰县供销联社,根据各合作社的特点,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互通信息,帮农助农。
近年来,木兰县将“一猪一牛”定向为畜牧主导产业,通过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品牌”模式闭合产业链,着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的产业长远发展格局。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打通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另一条循环产业链:秸秆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牛粪又是上等的有机肥可培肥地力,这条产业链助力畜牧业规模发展,并推动绿色循环农业提档升级。
曹华君 记者 罗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