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爱沙尼亚波罗的海通讯社报道称,“中国将中断直达立陶宛的中欧班列运输”。该消息随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并大肆炒作。
据波罗的海通讯社报道称,该媒体获取了中铁集装箱公司给立陶宛客户的信件,提到由于立陶宛与中国之间当前政治局势紧张,原定8月底及9月出发的货运班次将取消,且所有往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直达班次都将取消。
针对该传言,中铁集装箱公司随后在公司网站公告:“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公司中断与立陶宛的中欧班列运输。该消息不实。我公司未发布相关消息,目前,中国与立陶宛间中欧班列运输一切正常。”
为何会有“中国中断直达立陶宛的中欧班列运输”传言?
近期,立陶宛政府公然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这一举动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多次交涉无果后,今年8月中国决定召回驻立大使。然而,在美国的教唆下,立陶宛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严重错误,立总统还扬言“绝不会在与中国的争端中让步”。
在此背景下,外媒认为中国与立陶宛的关系发展也越来越紧张,而从2020年6月起开设固定铁路货运班次开往立陶宛的中欧班列,便由此被传出谣言。
中欧班列作为陆路运输的“钢铁驼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基础保障。因为具备畅通稳定、安全高效的优点,市场需求十分庞大,所以中欧班列成为了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关键纽带,也在国际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自2020年5月起,已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自今年5月以来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1300列。
由此可见,即便面临着疫情造成的经济重挫,中欧班列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是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中国积极迅速地组织防疫物资的运输,对防疫物资采取优先运输的合理安排,中欧班列保障了沿线国家的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有效驰援了全球疫情防控。
中欧班列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欧洲国家,甚至是全世界,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所以,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中断中欧班列的某些货运对中欧双方来说都无益处,所以中方不可能采取这样的措施。
但无论如何,立陶宛要明白的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清晰而明确,不容歪曲和篡改。中方已多次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铁的事实,也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就必须严格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包括断绝一切同台湾当局的官方往来。
来源:环球时报 海外网 观察者网 人民网 大洋网